眼看著蔣大人就這樣被毫不留情地驅逐出了朝堂,朝堂上頓時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就在眾人皆噤若寒蟬之時,突然間,一名諫官從百官佇列之中挺身而出。

見他步履堅定地走到殿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拱手抱拳高聲進諫道:“王上,此舉恐怕有所不妥啊!王上今日之行為,想必史官定會如實記錄下來。待到後世之人翻閱史冊之時,又將會如何評價您呢?”說罷,這名諫官一邊叩頭不止,一邊還偷偷瞥了一眼位於御座不遠處的史官。

然而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那位史官自始至終都是低垂著頭顱,對於諫官的話語以及目光絲毫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此時此刻,史官的內心早已是叫苦不迭、暗罵連連:“好你個不知死活的諫官,自己要進諫就儘管去進好了,何苦非要把我也拉扯進來?我可不比剛才那個蔣大人,若是稍有不慎觸怒了聖上,我只怕小命難保啊!”

“嗯,不錯,身為諫官敢直言不諱。”魏無忌的表情讓百官們看不出喜怒。

那位直言的諫官也是抬起頭來,毫不畏懼地和魏無忌四目相對,他不擔心王上懲處他,哪怕是賜死他都認了!但此時雪國正值危難之際,王上絕不能受小人矇騙!

魏無忌並沒有像之前那般直接讓人將其拖出去,反而開口問道:“劉大人,不怕本王將你拖出去?”

那被呼為劉大人的諫官搖了搖頭,隨後伏地:“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番我既敢站出來,便不畏生死,只願王上能回心轉意。”

唉!一聲沉重而悠長的嘆息聲,彷彿承載著無盡的憂慮和煩惱,從那高高在上的王位上傳出,迴盪在整個朝堂之中。坐在王位上的魏無忌,眉頭緊鎖,面色凝重,心中糾結萬分。

其實,以魏無忌的權勢和地位,要將眼前這位劉大人拖出去嚴懲並非難事,但他卻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心。只因這劉大人著實是個忠肝義膽、一心為國為民的賢臣。想當年,正是魏無忌親自將他請入朝中為官。

這五年來,劉大人擔任諫官一職,盡職盡責,屢次向魏無忌進獻忠言良策,為國家的治理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面對這樣一個既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臣子,魏無忌實在不忍心讓他心寒失望。

魏無忌儘量用平和的語氣說道:“劉大人,不必再跪伏在地了,快快起身吧,且看看本王的這些王家守衛們。”

聽到王上發話,諫官劉大人緩緩地站起身來。他站直身子後,目光先是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然後才轉向站在兩旁威風凜凜的王家守衛們。然而,他一時之間並未領會到王上此舉的深意,眼中滿是疑惑之色,只能不解地望向魏無忌,等待著進一步的指示。

緊接著,王上那威嚴的聲音子再次響徹整個朝堂:“今日澹臺明月的丞相之位,必定立下,否則本王不介意在朝堂之上動用武力!”

隨著王上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站在百官兩側的王家守衛們紛紛響應,他們動作整齊劃一,迅速地拔出腰間那閃爍著寒光的長劍。剎那間,森冷的利刃展露無遺,冰冷的鋒芒彷彿要將空氣都割裂開來。

這些守衛們個個身強體壯、訓練有素,手中的長劍更是鋒利無比。當它們被抽出劍鞘時,發出的清脆聲響在安靜的朝堂內迴盪不息,令那些平日裡只擅長舞文弄墨的文官們不由得心中一驚。許多文官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劉大人聽言搖了搖頭,堅定的眼神看向端坐於王位上的少年:“王上不怕揹負萬世罵名麼!”

“劉大人聽我一言,明年年初你便知本王為何立澹臺明月為相!那時你定不會失望,她已經解決了天下諫言之事,並且本王已和大將軍商議過,此計絕能救我雪國於水火之中。再給本王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