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銘博帶著胡曉月他們來到,曬穀場旁邊的一間專門堆放農具的房子,領了他所需要的農具。

每人一個竹揹簍,三把鋤頭,還有一小捆麻袋子,這些東西都是村裡集體,需要登記。

領完農具就向他們今天和明天的任務玉米地出發了。

現在是交通工具靠走的時代,胡曉月他們走到玉米地的時候,時間又過了半個小時。

胡曉月他們今天負責的玉米地,是一個挺大的土山坡,整個土山坡劃分成十個責任區。

一個責任區的工作任務完成後,可以得到十個工分。

也就是說胡曉月他們把種在土山坡的玉米,按照要求收完,就可以得到一百個工分。

每天的工作量由他們自己安排,反正是按工分發糧。

這不得不說上紅村的村長張大民,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能夠把整個村子的土地,根據地形地勢,合理的劃分成若干份。

然後,讓村民和下鄉知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挑選責任地的大小。

責任地也是誰先到,就誰先選,所以村民們早早就到曬穀場來排隊了,生怕離家近的責任地被人選完了。

而且也是誰先做完成工作任務,檢收合格了,就可以先收工回家。

這相當於,把農活分幹到戶,各家幹各家的活,這樣很大的程度上,減少了想偷懶混工分的人。

難怪連續幾年都被大隊評選為先進村,村民們的思想,也比其他周邊的村子要積極向上。

收玉米的任務,包括收玉棒子,然後拿到統計員那裡稱重,交公。

收完玉米棒之後,還要把玉米杆拔出來,玉米杆要拿到村裡的牛棚,交給負責餵牛的人,這樣就算完成工作了。

“這一整個土山坡的玉米地,都屬於我們的責任地,把活幹完可以得到一百個工分。

瑤瑤和小月月,你們若是覺得累了,就休息!都是自己人,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在顧銘博的一路解說下,胡曉月他們知道了他們五個人的責任地區域。

雖然昨天聽江昊說過,顧銘博和黎慕陽是因為擔心她們兩個女孩子,幹農活會累到。

為了照顧黎慕瑤和自己,才去找村長組隊的。

顧銘博說話的時候,深邃的眼眸一直看著胡曉月,說到自己人的時候,還刻意的向她挑了挑眉毛。

讓一直偷看著他的胡曉月,臉不自覺的就紅了。

不過今天戴了一頂自制的,有大大的帽沿的帽子,顧銘博他們並沒有看到。

昨天,給顧銘博送飯回來後,因為覺得太陽太曬,想著幹農活的時候,一整天都待在地裡。

肯定是會曬傷曬黑的,就和黎慕瑤說了自己的想法,要自制一頂防曬的帽子。

黎慕瑤一聽,馬上說她也要做,於是倆人就一起,在胡曉月的指導下。

在帽子的也沿又縫了一塊,可以遮住整張臉和脖子的布,只露出兩隻眼睛。

雖然顧銘博,黎慕陽和江昊他們都存在著,要照顧自己的想法。

但她胡曉月還是會,盡力的去完成自己的那份農活。

自己有手有腳,就算是親朋好友,胡曉月也做不到,這樣理所當然的享受朋友的照顧。

而且這幹農活又不是個輕鬆的活,既然是朋友,就要雙方共同付出,這樣的友誼,才能更長久。

“好!我們累了就會休息!”

黎慕瑤和胡曉月站在一起,心裡都很感動,同聲應到。

“我們一人兩行,左右開瓣,這樣就不少走一趟的路,男女男女男相隔開來。

等瑤瑤和小月月的背婁滿了,方便叫我們把玉米揹出去,拿到前邊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