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七竅被免除官職,挽道心勤施苦口(第3/3頁)
章節報錯
富,父母能享受到豐盈,這是我的孝。
如果我得了貴,父母能享受華榮,這也是我的孝。
看看習道的人都是以清淨為高,棄父母而不親,生吃去物也不後悔的人,這算孝還是不孝,為什麼會如此呢?”
老道說:“習道這種事,沒有要固定一個地方,也可以在家庭,又為什麼不可以。必然會流入樹林,惟恐不密,如果流入到山中,只恐怕其很深,而始稱習道哉?
為什麼說,都是野道的話。你說得富得貴,可以全孝,他得道而七祖九玄亦可昇仙,同享仙福者,唯獨就是孝為第一?”
七竅說:“依你道家所言,七祖九玄都可以同時成為仙品。
但是其事情實屬於荒渺,誰看得見。如果可能爵享朝廷,那麼祖宗應該受到泥封紫誥。
榮耀祖宗,以誇讚在鄉黨鄰里,明明朗朗,為眾人所矚託的人,不也越來越沒有憑證的了?
況且大道的成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往今來,如鍾離、國舅以及藍、韓諸仙,還有一些傳聞,不知道後人還有沒有。
他說修道不難,成仙最容易,這似乎很動人聽聞,很感人心志的說法。稍有常識的人,恐怕是不相信的。”
老道說:“功名富貴,固然為現實的東西,人人都能看得到。
我問富者長富,貴者長貴,是不是永遠不會失去?”
七竅說:“由貧而富,由富而貧。由賤而貴,由貴而賤。是互相會轉變的,自古這樣,榮辱也是一瞬間?”又似乎很是超然於世外。
老道說:“以富貴而貧賤,既不足為榮辱,而富者貴者,果真能長生不死而永享富貴嗎?”
七竅說:“人世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也是屬於天地之常道,又何足為喜,又何足為悲。”
老道笑笑說:“不足為喜為悲,你為什麼會存有好生惡死的念頭,而放不了呢?”
七竅說:“惡死好生,人情都是這樣很是自然,為什麼只有是我?”
老道說:“既然好其生,為什麼不求其長生?既然惡其死,為什麼不求其不死?
不生不死,是道中至樂的境界,得到了這種境界,而才能長生不死者。人中如有鍾離諸仙,怎麼知道後來的入道人而不能成仙,代代是有成道的人。
如東晉的黃敬,王屋的王王餘,福州的劉長生,蒙山的劉道成,汝南的應夷節,武陵的龔元正,潁川的陳慧度,成都、蘇州的章訾、劉翊等。雖然生在不同的時期,都要能誦《黃庭》、修大道而才能成仙。
暫時且不說只有男子,如廣州增城的何二姑,九嶷女冠的魯妙典,任城的衛夫人,兗州的謝自然,汾州、河中的崔少玄、薛玄同等。都是女子透過修煉大道而成仙。
再往前面幾代來說,都是一一可考。你為什麼以為十分渺茫,莫視而懷疑其他人呢?以你的懷疑,來度君子的心,那麼天上就沒有了神仙。
如沒有神仙,那麼雷為什麼在夏天鳴響而冬天收斂,日月為什麼能並行而不悖,為什麼有下雨天氣,也會有晴朗天氣呢?
用你的話來說這就惑眾天下,我恐怕大道都要隱藏起來了。”
七竅說:“我不與你辯仙的有無,道的成否,然而人各有志,不可勉強。”
老道說:“苦口千般,不聽片詞,你可以回去了。”
七竅剛辭別老道,但聽山磬一聲轟響,塵煙籠罩野谷。掉轉頭一看,原來只有一小閣挺在那裡,花木一切都毫無蹤影。
:()繡雲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