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師徒聽說東嶽有許多神仙,就急急忙忙向前奔去,不久已抵達山腳下。

師徒在靈官殿暫住宿了一夜,第二天沿階梯而登,直接到達了峰頂。

一眼望去廟宇十分寬廣,亭臺小榭曲折引人。

廟中的住持是屬於道士,師徒拜見後,知客小道士帶到廟的左側留花閣住宿。

天已昏黑,廟的美麗還沒有詳細觀看,師徒五人各自入床用功煉道。

當廟內晨鐘敲響,三緘獨自下床,來到閣門前。

門上一對聯寫道:“閣靜常臨仙子駕,春深應有異花留。”

再由閣轉到東,有一條小巷,從小巷直接走了出去,就是一條曲徑山路。

三緘竟從曲徑小路走到盡頭,進入一小榭,內有二老人在對奕,看見三緘,停下對奕說:“你是從什麼寺觀來的?”

三緘叩拜而說:“沒有寺觀中的道士。”

二老說:“你沒有寺觀,你那是在幹什麼?”

三緘說:“奉命我師,四海雲遊,以積攢外功。”

老人說:“你在雲遊,可到過九液源中,得到玄冥童子,聽你差使?”

三緘說:“內火還沒有達到精純,怎麼能得這麼大的快樂。”

老人說:“我看見你行動身體還沒有成功,還沒有用三陽來補上三陰。必須繼續到處去用功,才能成其幹體。”

三緘得到指點,拜過而受之,還想再求指示,轉瞬之間,二老突然不見了。

三緘悵望許久,下榭而回。剛走到曲徑小路上,棄海、三服與本廟道士看見他而驚異說道:

“我師去了什麼地方,已經有三天不見了。弟子於是在廟中亭閣臺榭到處找尋好幾遍,全沒有蹤跡。

二狐以為師父先下山了,幾次想追訪,我以為師父行動必定會帶上弟子,萬萬不肯獨自而去,今天果然如此。我師究竟到什麼地方去了?”

三緘說:“我晨起走出閣去,從這條徑路走過去,就進入小榭,內有二老在對弈,只是跟我聊了幾句,忽然就不見了。時間也沒有過太久,怎麼會是三天呢?”

說到這裡,二狐也說道:“這臺榭我們兄弟已經來過三次,沒有看見有師父,更不用說看見有老人,為什麼呢?”

本廟的道士說:“我廟也沒有下棋者,這肯定是神仙在這裡,給你師徒指點大道。”

議論過後,師徒仍然回到花閣,廟中道士每日款待齋筵。

三緘住在此閣有一個多月,想到與神仙的相遇跟他所說的話。雖然往來人很多,但都是凡夫俗子,再也沒有見過仙蹟。

師徒也就此下山峰,揚鞭而去。

行走了六七天,看見良田萬頃,青翠綠野,山水環繞。

詢問這村名字,有人告訴說:“這是富良村。”

三緘特別喜愛這村的幽雅,悅人心目,隨即訪問村人,都說這村中沒有寺觀。

想要放棄這地方而去其他地方,心中很是不捨。就此傍在楊柳樹下,有垂柳遮擋而休息了一會兒。

休息得差不多,見路上沒有行人,就想前行時,見一老人佝僂著到來,也在垂楊下休息。

三緘說:“老人要到哪裡去?”

老人說:“去市鎮剛回來。”

三緘聽說有市鎮,因此詢問道:“從這裡去市裡,有多少路程?我們過去不會太晚吧?”

老人搖搖頭說:“太陽都下山了,不可能到了。”

三緘聽說去市裡不可能到,又說:“我們今天夜裡沒有地方可以住宿,老人府邸遠不遠,能容我們借宿嗎?”

老人說:“如果不嫌棄不好,住一宿又何妨。”

三緘說:“只要能容師徒之身,無所謂是否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