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光和龍女押著老蝦來到東海,一路上士兵們紛紛拱立歡迎,河伯眾臣也在其中。

他們無意中來到了東海,海神稟報後,龜和蝦兩位領導統領著海內臣眾衝波而出迎接公主。

龍女見到眾臣拱立在道旁迎接,下下了海馬,上上了龍車,來到殿庭拜見龍君。

龍君高興地說:“我的女兒有功出征,可以進入龍樓歇息養傷。”

龍女回答:“兒臣依照父王的命令,征討逆賊,先擊敗了蓮田,然後抓獲了老蝦。

不過,蓮田心狡詐,又引來了數百個山妖。

當我部隊剛到落雁江下時,去路被蝦兵所阻,蛟騰和鱉甲都受困了。

幸運的是遇到了棄海兄長和其他妖怪解圍,才能夠抓住了蓮田,並帶回東海。

棄海兄長與我們分別後,又回到了黃沙岸去。

我與蝦兵激戰,又被兩個道士用天地赤巾迷住了,我和瑞光失散在空中,東奔西逃,沒有出路。

轉了一圈又一圈,游到了坦道,遇到了一個黑袍大將,給了我們天地赤鏡,照散了赤巾。

兩個道士受傷逃走了,我現在成功抓回了老蝦,期待父王的定奪。”

龍君說:“我的女兒進入內宮靜養吧。我命令武士將蓮田和老蝦的屍體打碎,以警示那些不忠於水國的人。”

龍君進去了,釋出了命令,武士們立即將蓮田和老蝦處死在海市。

作惡的人被剷除之後,龍君登上王座,表彰出征將士。他們都歡喜地離去,無需細述。

接著說狐惑和西山道人冒充土神已經數載了。

一天,西山對狐惑說:“我和你一直守護在這裡並不是個好主意。不如現在趁著沒事,乘坐妖風四處遊歷,以尋找師尊的訊息。

即使沒有遇到師尊,也可以結識一兩位道友,相互交流修煉道法,稍微安慰一下心靈。”

狐惑說:“道兄既然想要雲遊,我願意陪同。”

說完,兩人驅動妖風,升上半空。俯視著塵寰,人們總是爭名奪利,來來往往,這已成為世界的常態。

西山說:“難怪師尊不想管紅塵事務,因為那些上界的仙真幾乎都被名利所困擾。”

狐惑說:“在紅塵中追求名利並且有一份安穩,追求利益並保持公正的人,我不怪罪。

但我怪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平日裡只是空談而已,懶於行動,遊手好閒,渾渾噩噩,整夜整夜追求夜晚;

一旦看到別人取得科舉成功,就會嫉妒地說:‘他有什麼學問,能得到這個名字嗎?’詆譭他人的言辭,見人就說。

卻從不反觀自己的學問如何,卻謾罵他人如此。

起初看到別人的功名時,假裝對名利不感興趣;然後找到機會,以金銀為攀登名利的臺階,一爭名利,滿足虛榮,不堪入目,從未自我反省。

前面說謠言的人,現在又成了別人的謠言的物件。這種追求名利的醜態,真是難以正視。

至於追求利益,他們會使盡壞心眼,或者欺騙人們假貨,或者用大量投入換取微薄回報,只要能夠有一丁點好處,為了活下去養妻子,然後就顧不上後果了。

所以大道常在兩間,而沒有人提及,難道人們不是被名利之念所害嗎?

等到生命走到盡頭,死入黃泉,孽鏡前,面對一生之惡行;在閻羅殿前,接受五刑的分發,到了深夜孤寂的時候,才會明白名利的累贅,但已經太晚了。”

西山說:“紅塵中的名利,已經被你一番話道破了。如果我們追求道而最終未能得道,又有何異此?

所以我急於尋找友人和師尊,為了證助我的道路,以期早日修成大道,避免將來在三途墜落。”

狐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