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瞿塘峽,約來鹿仙、猿仙、虎仙、獐仙,又向葛仙洞討取仙郎。

枳、桔諸仙出洞交鋒,各顯道法,酣戰許久。

蘭仙被竹仙用鐵節竹塔一擊,打下了雲頭。

正墜落時,遇一女仙用手把她接住了,並叫著蘭仙的名字,叫她跪下。

蘭仙跪在地上,抬頭一看,上面坐著的原來是黎山老母。

老母說:“這群花妖修道也有幾年了,已成正果。為什麼還要興妖作怪,來嚇人呢?”

蘭仙低著頭說道,將葛、桂二仙,爭奪仙郎一事,細細稟告了老母。

老母說:“他不是仙郎,而是虛無子投生人世,是來闡明大道的。你們這些妖,膽子真大,為什麼敢違背天律?”

然後用手一指,霞光萬道,射向群妖鬥毆的地方,群妖嚇得紛紛停止了爭鬥。

老母大聲斥責,不守妖道,如此非禮。

群妖全部乖乖地,向老母謝罪離去。

葛仙獻出三緘主僕給老母,老母指點他們向南前行。

剛走了三天,途中遇到童子靠在柳樹下睡覺,主僕二人也選在了柳樹下休息。

一會兒,童子醒來,眼睛緊緊盯著三緘說:

“你主僕風塵僕僕這麼辛苦,究竟是在為名呢,還是在為利呢?”

三緘說:“名利都不是我的追求,我只追求老子的大道。”

童子說:“老子是什麼人?道又是什麼道?”

,!

三緘說:“老子,是道中的祖師。追求大道的人,就是在追求深奧微妙的道。”

童子說:“大道就在人的身上,你不自求,卻在風塵中徒勞奔波。這種求道的方式,哪裡能夠得到道。”

三緘說:“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特意來訪求良友,不論是得是失,只是先用來參考。”

童子說:“學道的人要敦促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五倫,需竭盡心力。

然後清除雜念,減少私慾,保持心地寧靜。才能凝神聚氣,修養身心,控制情緣。涵養由生俱來的性情、品質等天性。

久而久之自然得道,為什麼需要別人?

我恨那些野道,專煉旁門歪道,最根本的東西已經丟失。怎麼能得到仙真,反而造孽了他自己的惡。本心一失,令人厭惡。

為什麼你主僕要風塵僕僕?快回家裡去,靜養門庭,清心寡慾,煉氣歸神。”

三緘見他說話不落俗套,因此叩拜,說道:“你是學道中人嗎?”

童子說:“雖然不是學道中人,只是常聽到過一些學道的方法而已。”

三緘說:“能談大道的人,肯定有一位高師。你跟我說了這麼多,就像我的老師,讓我懂得這些道理。哪一天我若道果有成,也有你一份的功德。”

童子說:“我師不是別人,是老子。”

三緘說:“你師此時可平安健在?”

童子說:“在天上。”

三緘說:“你下凡紅塵有什麼事?”

童子說:“昨天宮內走失了一頭青角板牛,師父特命我下凡收回。”

三緘說:“此牛現在投生在什麼地方?”

童子說:“板牛本來就不願意投生,剛出南天門,全身牛毛被強烈的颶風吹得淨光。”

三緘說:“牛毛吹光了,牛身還存在,這牛是不是很厲害啊?”

童子說:“害了世人。”

三緘說:“為什麼會害世人?”

童子說:“牛毛亂散,投生到人世,對父母的養育,是不會知恩圖報的。反則動不動就謾罵父母,種種忤逆的人,就是牛毛投生的人。

不孝之人,不僅不能生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