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冒三緘題詩訪友,引七竅入閣言情(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道清晨起床焚香參道後,子精子忽然走出神廟,跟他說:
“你的道觀裡所住著的人,願來是紫霞門徒的弟子虛心子所脫化的,你不要怠慢他。
他想去就讓他回去,你不要強留,如果強行阻止,那麼就會很不順心。
在上天或在下地,在這裡能結得一段奇緣,順其自然,不要去改變他。”
囑咐完畢,又退進了神廟。
老道把齋飯準備好,然後拍門呼叫他用餐。
七竅起身,整理好衣服走了出來。
用完齋後,在道觀內逛了逛,顯得有一些心思,悶悶不樂。
老道看到了,問他:“相公面帶愁容,為了什麼這麼不高興呢?
是不是感覺這裡比較簡陋,居住著不是很舒服。
飲食太過於清淡,不太入胃口嗎?”
七竅說:“這裡很幽靜舒適,不是仙府勝似仙府,齋筵都很精緻乾淨。
都可以同奇異珍餚比了,而沒有什麼二樣。
很感謝每天這麼辛苦地招待我,居住了這麼長時間,給你帶來了許多不便。
我的茫然不安,是因為一直在尋找良友,但是好幾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
老道說:“公子既然想訪友,離我這觀的東邊有一明堂宮。
有一位子丹道人,他很早就從崑崙過來,住在裡面。
來的都是四方學道的人,以及求卦指點吉凶的人,到這裡來的人特別多,絡繹不絕。
公子想打探良友的訊息,去祈求子丹老道,他會幫你查詢,以前來往入住的客人登記名冊。
或許能找得到良友在哪裡,也不是不可能的。”
七竅大喜過望:“有這麼好的地方,我必須要到那裡去一趟。但是去的路不認識,道長能帶我去嗎?”
老道說:“敝觀沒有人,不能陪你一起前往。
如果暫時把道觀的門鎖上,帶你到三叉路口,就能看得到明堂宮,然後我再回來也是可以的。”
七竅說:“這樣太好了,就是又要麻煩道長了。”
臨行時,老道詢問道:“公子這次去是打算多住些日子呢,還是去了住一天就走呢?”
七竅說:“我把行李帶去,如道得到了良友的訊息,那麼就不回去了。”
老道說:“如果沒有得到訊息,不嫌棄我這裡的話,可以再回來居住在敝觀,一直居住著都沒有關係。”
七竅說:“如果沒有找到良友,自然回到這裡來。”
老道於是拄著手杖在前面帶路,七竅緊緊跟在身後。走出叢林,一直朝東而行。
走到三叉路口,老道用手指了指說:“公子朝中間一直走去,前面一帶很深的樹林山腳下,就是明堂宮。從山腳下左轉,直接就到山頂,也就是明堂宮的重門。”
七竅說:“這座山叫什麼名字,如此幽雅?”
老道說:“俗名這山叫小崑崙。因山勢險峻與崑崙一樣,所以得此山名。
我就陪你到這裡了,但願公子能查尋到良友,進去了就可以見到。”
說完,拄著杖返了回去。
七竅看老道已回去,孤身隻影,向樹林深處走去。
總真童子正在天上四處觀察,遠遠看見七竅瀟瀟灑灑,直接進了明堂宮。
連忙按下雲頭,降落到宮內,在客人住宿的牆壁上,題了四句:
“徵鞭逐逐履塵封,才過西南又轉東;訪友不逢常念友,聊將資訊寄飛鴻。”
下面落款“遊山逸士三緘題”七個字。
然後又在落款的下面填寫了一行細字:
“明天下榻泥丸觀。七竅賢兄如果來到這裡,看到這幾句話,請速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