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過逃避,試圖關閉自己的共情能力,不再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我不再主動傾聽朋友的煩惱,對家人的矛盾也選擇視而不見,在職場中也變得冷漠,只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可這種逃避,並沒有讓我得到解脫。每當看到他人痛苦而自己無動於衷時,內心的愧疚感便如潮水般湧來。我覺得自己變得自私、冷漠,不再是那個善良、善解人意的自己。

我開始尋求改變,試圖在共青的天賦與自我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我閱讀了大量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學習如何正確地處理他人的情緒,如何在共情的同時不被其過度影響。我參加各種心理輔導課程,與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交流,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我嘗試著在傾聽朋友傾訴時,保持一定的距離,給予關心和建議,但不再將他們的痛苦完全內化為自己的。在職場中,我學會專注於工作本身,不再過分在意他人的情緒和看法。

,!

然而,改變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每一次想要控制自己的共情反應時,內心都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拉扯著我。舊有的習慣和思維模式如同頑固的藤蔓,緊緊纏繞著我,讓我難以掙脫。有時候,我會在不經意間又陷入過度共情的漩渦,再次被他人的情緒淹沒。每到這時,我都會感到無比的沮喪和絕望,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擺脫共青的枷鎖。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曾經因為我的共青而與我親密無間的朋友,覺得我變得冷漠,漸漸與我疏遠。我試圖解釋,可他們卻無法理解我內心的掙扎。看著曾經深厚的友誼逐漸消逝,我心中滿是不捨和傷痛。而在愛情裡,我也因為之前過度的共青留下的陰影,在新的感情中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全身心地投入。我害怕再次受傷,害怕再次因為共青而失去愛情。

共青,這個曾經被視為天賦的特質,如今卻如同一座無形的牢籠,將我困在其中。我在這天賦與枷鎖之間苦苦掙扎,不知何時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脫。每一次嘗試改變,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充滿了未知和恐懼。我渴望有一天,能夠真正駕馭這份共青,讓它成為照亮我人生的光芒,而不是束縛我的枷鎖。但在那之前,我只能在這痛苦的深淵中,獨自承受著共青帶來的一切,等待著黎明的曙光。

在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晚,我望著天花板,思緒如亂麻般糾結。共青,它就像一個如影隨形的幽靈,在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遊蕩。我想起小時候,因為共情能力而交到的那些真摯的朋友,他們純真的笑容和溫暖的擁抱,彷彿還在眼前。可如今,因為我想要擺脫共青的束縛,他們卻漸行漸遠。那些曾經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如今都成了刺痛我心的回憶。

我也會想起在職場中,因為過度共情而錯失的那些機會。原本我有著出色的能力和獨特的見解,卻因為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情緒,而在關鍵時刻退縮、猶豫。每當看到同事因為果斷的決策而獲得成功,我心中便湧起一陣懊悔。如果我能不受共青的影響,勇敢地表達自己,或許我的職業生涯會是另一番景象。

在愛情裡,我更是充滿了遺憾。曾經深愛的那個人,因為我過度的共青而選擇離開。我還記得他離開時那決絕的背影,那一刻,我的心彷彿被撕裂成無數碎片。我試圖挽回,可一切都已無法挽回。後來,我遇到了一些讓我心動的人,可共青帶來的創傷卻讓我不敢靠近。我害怕再次因為過度付出、過度共情而失去,只能在遠處默默地觀望,任由愛情從指尖溜走。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覺得孤獨。共青讓我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我彷彿置身於一個透明的玻璃罩中,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卻無法真正融入其中。我看著身邊的人輕鬆地生活,他們不會像我一樣,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不會因為共情而承受那麼多的痛苦。我羨慕他們,卻又無法改變自己。

有時候,我會幻想如果自己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