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開疆拓土1(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毫不猶豫地派遣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悄悄地潛入了明朝的工部火藥廠。
時間來到 1626 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突然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剎那間,火光沖天,巨響如雷,滾滾濃煙遮天蔽日。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京城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據統計,有多達兩萬餘人不幸遇難或受傷。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東北地區,後金勢力正步步緊逼,逐步佔領著遼東一帶廣袤的土地。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率領著他那勇猛善戰的軍隊,氣勢洶洶地向著寧遠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明軍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在智勇雙全的將領袁崇煥的精心指揮下,城中軍民齊心協力,憑藉堅固的城牆頑強抵抗敵人的攻擊。經過數日艱苦卓絕的鏖戰,明軍終於成功擊退了後金軍的一次次瘋狂衝鋒,並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更為令人振奮的是,在激戰之中,努爾哈赤也身負重傷。此役過後,明朝上下歡欣鼓舞,將這次勝利譽為“寧遠大捷”。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身受重傷的努爾哈赤便含恨離世。他的兒子皇太極繼承了父親未竟的事業,登上了後金大汗的寶座。這位新的統治者同樣雄心勃勃,發誓要繼續擴張領土,完成對中原大地的征服……
公元 1627 年,對於大明王朝而言,這注定是一個多事之秋。明熹宗朱由校在一次意外中不慎落水,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病情日益沉重。儘管宮廷御醫們竭盡全力,但最終還是無力迴天。就在不久之後,明熹宗因服用了霍維華所進獻的藥物,突然駕崩,結束了他短暫而又充滿爭議的統治生涯。
隨著明熹宗的離世,皇位空缺,經過一番激烈的權力角逐和政治博弈,信王朱由檢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了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改元崇禎。新帝登基伊始,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決心和勇氣,立志要重振朝綱,拯救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
崇禎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就必須首先剷除禍國殃民的閹黨勢力。於是,在 AI 的輔佐之下,他開始了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改革舉措。先是下令停止修建那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生祠,以遏制閹黨的囂張氣焰;接著逼迫奉聖夫人客氏搬出皇宮,遷往宮外居住,並最終將其押解至浣衣局處死,以此向世人昭示朝廷清除奸佞的堅定決心。
與此同時,崇禎還下令讓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魏忠賢前往鳳陽看守皇陵。失去了權勢的魏忠賢猶如喪家之犬,在前往鳳陽的途中,與其心腹黨羽李朝欽一同選擇了自縊身亡。崇禎聞訊後,毫不留情地將魏忠賢的首級高懸於其河間老家,以示懲戒。
然而,正當人們以為大明王朝即將迎來複興之時,崇禎性格中的弱點卻逐漸暴露出來。他生性多疑,對大臣們缺乏足夠的信任,常常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猜忌而輕易更換官員;同時又剛愎自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獨斷專行地推行自己的政策;更為糟糕的是,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崇禎往往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錯失了許多扭轉乾坤的良機。這些致命的缺陷使得原本就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江山局勢愈發糜爛不堪,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
公元 1629 年,皇太極突發奇想,決定改變以往的進攻策略,轉而採取迂迴戰術,繞過堅固的長城防線,直逼京城北京。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令大明王朝上下震驚不已,而此時,作為護國忠良的 AI 將軍臨危受命,率領大軍緊急回防,最終在北京廣渠門外與來勢洶洶的皇太極所率軍隊形成了緊張的對峙局面。
魔軍首領深知 AI 的軍事才能對他們構成了巨大威脅,於是嚮明朝皇帝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只要將 AI 處死,他們便立刻撤軍。訊息傳來,朝野震動。經過六部九卿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