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集資建村醫所(第1/2頁)
章節報錯
“鄉親們,今天召集大家來開會,是有三件事情要和鄉親們傳說一說,第一件事情:
前先日子,胡知青她們上山打柴,碰到重傷昏迷的李同志,抬回村裡救治,村裡的村醫所就正式啟用了!
現在正式向鄉親們宣佈!
想必大家都知道,以前上紅村因為村子小,人不多,又離鎮上遠,村裡又沒有人會醫識藥的人。
鄉親們有個頭疼腦熱,想去醫院看一下都要走上一個小時,花錢費時又費力。
所以我們幾個村幹,就一直向大隊部提申請,在村裡設一個醫務所,讓鄉親們生病了,在家門口就能看病。
奈何懂藥會醫的醫生少,又因為村子小都不願意到我們村裡坐班,所以村裡一直沒有村醫所。
上個月秋收的時候,因為我娘中暑昏倒,被恰巧路過的胡知青碰到,及時給了我娘餵了一些在田間採的草藥汁。
我娘服了草藥汁很快就醒了,臨走時胡知青還給了一把,回家到家後煮了當茶喝。
當天就治好了,沒花一分錢。
還有前兩天被部隊接走的李同志,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僅中了槍傷,還挨毒蛇咬,生命危在旦夕,也是胡知青治好。
所以說,胡知青不僅懂草藥,會醫術,而且醫術並不比醫院的醫差。
於是,我們幾個村幹商量後,一致決定請胡知青當我們村的村醫,農忙的時候每天算十工分,農閒的時候六工分。
胡知青醫者仁心,知道村裡沒有醫生這個的情況後,就立馬答應了。
生過病,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現在藥貴,還難買得到,我們平民百姓生小病挨著,頂不住了才會去醫院。
知道這個情況後,醫者仁心的胡知青對我說:
山裡地頭田間有很多的草藥,平日裡如果大家到地裡幹活,上山打柴的時候,碰到認識的草藥就採摘下來。
用清水乾淨後拿到村醫所,到時候她會按藥材品質好壞,和藥品的珍貴程度定價收購。
然後按照藥方自制加工製作成藥劑,或者是藥丸,藥膏,藥酒等,本村村民有八折優惠。
因為有很多草藥採摘回來後,並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經過一些特殊的專業加工和處理。
因為要收購,加工處理草藥,村醫所建成後,需要一名助手,和三個幫工。
這就是我現在要說的第二件事情是:
有誰會計賬算數看稱,又能辨別草藥的,都可報名。
報名後到胡知青那裡考核,考核分筆試和實踐操作,透過後成績優異的優先錄取,到村醫所當助手,農忙每天按八工分,平時五個工分。
農忙時幫工算五工分。
第三件事情,就是現在的村醫所,原本是堆放種子的倉庫,臨時收拾出來的。
因為要加工藥材,為了藥品安全和衛生,除了需要建一所寬敞明亮的村醫所之外。
還要建一個全封閉的專加工藥材,堆放藥材的工作間和倉庫。
胡知青畫了圖紙,還提了建房要求,初步預算建這樣一所村醫所,需要單單買料,就需要一千塊錢左右。
胡知青,顧知青,大小黎知青,和江知青,他無私的共同捐贈李國勝同志所在的部隊,表璋他們的二百塊錢。
雖然有了二百塊錢,但村裡的財務狀況,每年都有公佈,因為沒有什麼進賬專案。
村裡幾乎是一窮二白的,根本上是拿不出這筆錢來……
所以,各位父老鄉親們,大家有錢的出錢,有料的出料,為全村人病有所醫,大家一起籌款,籌料建村醫所。
籌款,籌料以自願原則,籌集的款項,和材料(材料按照市面價算錢)修建的村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