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沈墨涵又搭建了一個架子,兩個架子一同運作,僅用了一個半時辰,就把所有的魚都烤好了。

吃飯的時候,狂風驟然呼嘯,不一會兒,暴雨傾盆而下,沒過多久,雨就停歇了,空氣又變得悶熱起來。

“音音,前兩天你不是說想去山上撿蘑菇嗎?”沈墨涵面帶微笑地對她說道。

“明天能去撿蘑菇了?”

“嗯,今天下了雨,一晚上就能長出來。”

沈墨涵耐心地跟她解釋為何雨後才能去撿蘑菇。

這天晚上,萬籟俱寂,月色如水般灑落在窗前。

沈蕸音緩緩進入了夢鄉。

在夢中,她彷彿化身為一個隱形的觀察者。

在那如夢似幻的世界裡,陸尋宛降生到了一個王姓的家庭之中,成為一個名叫王陽的男孩。

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承載著父母無盡的期望與關愛。

自幼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慧才智,這使得全家人都下定決心要全力以赴支援他的學業之路。

每日清晨,太陽尚未升起,王陽便已踏上前往私塾的漫長路途。

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嚴寒冬日,他從未有過絲毫抱怨或退縮之意。

沈蕸音看著他從一個青澀稚嫩的少年,逐漸長大,是記憶中陸尋年輕時的樣子。

他坐在私塾裡,手持書卷,聲音清朗,專心地吸取著書中的知識。

有時候在不經意間,王陽會陷入一種沉思般的發呆狀態。

他的目光會不自覺地投向遠方的某一處,那個地方恰好便是沈蕸音所處的方位。

這種默默凝視常常令沈蕸音以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看著那熟悉的面孔,她突然有了更大動力,原來他真的在這裡,月老沒有騙她。

天亮時沈蕸音仍然沉浸在夢中,直到公雞的鳴叫才將她從夢中驚醒。

她在床上呆愣了片刻,想清楚後續該怎麼做,但是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攢好錢去找他們。

聽到母親在準備早飯,她迅速收拾好自己,將帶上山的東西一一備好,有揹簍、小鋤頭、水,還有上山必備的藥粉。

向羽裳把吃的和要帶的東西都放進自己的揹簍裡,讓蕸音只把小揹簍背好,臨走時還帶走了家裡的來福。

兩人出門後,慢悠悠地拐向外公家。

向羽裳站在門前,抬起手輕輕敲了敲門,而後提高音量喊

“大嫂,二嫂,是我羽裳,你們可起來了?”

“來了,來了,馬上就走。”

不一會兒,屋內就傳來大嫂劉氏和二嫂於氏的回應聲。

她們已然將家裡的吃食準備得妥妥當當,仔細又認真地檢查了一番,確認沒有遺漏任何東西后,便步伐匆匆地跟著向羽裳出門了。

她們又熱情地叫上了幾個平日裡關係相熟的人家,一行十多人組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隊伍,歡歡喜喜地朝著後山行進。

同行的人群當中,有兩個與沈蕸音年齡相差無幾的小女孩。

像她們這般大的孩子,還做不了太多繁重的事務,多數時候就是幫父母照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做點雜事,餵雞做飯之類的。

每當有蘑菇生長的季節到來,她們便會結伴一起上山採摘蘑菇和各類山貨,如此一來,也能為家裡補貼一些家用。

這兩個女孩,沈蕸音是熟悉的。

一個名叫翠花,另一個喚作山菜。

當她努力從腦海的記憶深處搜尋出這兩人的名字時,不由囧了下。

翠花是個格外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一路上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麻雀,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那清脆歡快的聲音彷彿一首動聽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