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具體情況一五一十地細細道來,包括他家境貧寒,但為人勤奮好學,心地善良等等。

接著,她又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等回到家鄉之後,她要讓陸尋上門求親。

聽到這裡,向羽裳不禁皺起眉頭,心中十分不悅。

他們連這個人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女兒卻如此草率地就要許配給他,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更何況,這個陸尋尚未取得任何功名,日後又怎能護得住自家女兒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向柏承終於抬起頭來,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定親之事不必急於一時,音音如今尚不滿十五歲,年紀尚小。倒不如先讓那陸尋到我們這邊來,由我親自對其加以輔導。待他考取了功名,你們再行定親之事也不晚。”

沈蕸音心裡清楚,外公和爹孃之所以這般謹慎,也是出於對自己的關愛。

畢竟未曾謀面,女兒就吵嚷著要嫁人,換做是誰恐怕都無法輕易應允。

若是能讓陸尋前來,在外公的悉心教導下,說不定就能順利地考中秀才,到那時,一切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短短數日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沈家眾人懷著複雜的心情再次踏上了歸鄉之路。

此次路過武漢時,他們只是隨意地購買了一些當地特產便繼續匆忙趕路。

一路上,沈家人馬不停蹄,不斷加快行進的速度,只為早日回到心心念唸的家鄉——衡陽縣向家村。

終於,在八月初的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時,沈家的馬車緩緩駛入了向家村。

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剛進村口,便迎來了全村人好奇而又熱切的圍觀。

當年向柏承一家因獲罪被流放邊疆,雖並未牽連到其他族親,但家族失去了主心骨和頂樑柱,從此一蹶不振。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整個向家村再無人能夠科舉高中、金榜題名,昔日的榮耀與輝煌逐漸黯淡無光,村莊的發展也每況愈下。

就在沈家的馬車尚未行至村中央時,只見一位老者步履匆匆地趕來。

此人正是向家村的村長向致遠,也是向柏承的嫡親兄弟。

多年未見,兄弟二人皆已兩鬢斑白、容顏滄桑。

向柏承一眼便認出了哥哥,趕忙跳下馬車,疾步迎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