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預約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診。
薛文濤仔細琢磨,覺得這個法子確實值得一試,就算效果不佳,大不了再更換其他方法。
畢竟這是徒弟首次提出的建議,作為師傅自然要給予支援。
當人們看到鋪子裡新張貼的告示時,那些已經遞過帖子的人立刻在上面詳細描述了病人的症狀,期望能夠早日得到診治。
然而,古代醫療條件有限,無法像現代醫院那樣高效地看診。
通常情況下,每個病人至少需要安排兩刻鐘的時間,考慮到醫生的休息時間,一天只有四個時辰(八個小時),因此每天只能看診約十個病人。
沈蕸音將自己計算好的人數和時間安排告訴了薛文濤,沒想到他卻在此基礎上減少了六個名額。
對於沈蕸音的疑惑,薛文濤耐心地解釋道:“如果遇到病情嚴重、行動不便的病人,需要我們主動上門看診,那麼一天最多隻能看診兩個。”
“此外,如果有人願意支付高昂費用邀請我們去家中看病,可以按照這個數量安排,但在告示上寫得越少,人們才會越發珍惜這次機會。”
沈蕸音聽完解釋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需求,不能簡單地套用過去的方法。
薛文濤看到沈蕸音如此聰明,一點即通,感到非常滿意。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了,第一個預約的患者是晉國公,薛文濤帶著沈蕸音和一名小廝前往府上看診。
前來迎接他們的正是晉國公廖回本人,而需要看病的則是他的母親錢氏。
\"薛神醫,請跟我來!\"
\"來人,上茶和點心。\"看到薛文濤帶著一個小女孩一同前來,廖回連忙吩咐人準備一些點心。
薛文濤很滿意對方的表現,既然如此,等下這病便用心些。
薛文濤走到床邊,開始為老夫人切脈。經過仔細診斷,發現病人呈現出細數脈和滑脈之象。
隨後,他又檢視了一下病人的舌苔,並詳細詢問了她的日常飲食習慣等情況。
經過一番檢查,薛文濤已經對病情有了初步的瞭解。
他讓沈蕸音也上前來把脈,把完後又讓她將脈象與診斷結果說給自己聽。
\"師父,老夫人有細數脈和滑脈之相,伴有多食、多尿、消瘦、舌紅少苔,依徒兒看來應是消渴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