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丞相府升級相國府,李家兄弟兵臨洛陽城(第3/5頁)
章節報錯
優勢放火攻擊向山上衝鋒的唐軍,唐軍稍有退卻,竇軌立即斬殺了十四名後撤的部將,隨即提拔軍隊中的小校(小軍官)代替他們的位置,重新整頓隊伍再次出戰。
竇軌親自率領數百騎兵排列在步兵後方,下令說:“聽到鼓聲而不前進的,我會命令騎兵從後面斬殺你們!”
隨後擊鼓進軍,將士們爭先恐後地衝向敵人,稽胡射箭也無法阻止,最終竇軌帶領的唐軍大敗稽胡,俘虜男女兩萬人。
這次戰役,鞏固了陝西邊境地區的穩定,進一步打牢了唐王的統治基礎。
前文我們講過,唐王李淵為了牽制李密攻打東都洛陽的計劃,派遣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以救援東都的名義東征。
公元618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率領著氣勢不凡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抵達了東都洛陽城外,在芳華苑駐紮了下來。
隋朝芳華苑,位於隋唐洛陽城之西,相距不到十里,是隋煬帝時期的一座著名皇家園林。芳華苑,隋名會通苑,又名上林苑,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是隋煬帝為了營建東都洛陽而下令建造的。這座園林不僅規模宏大,設計精巧,還充滿了神話色彩,象徵著天之瑤池。隋朝時期,西苑名為會通苑,後改稱上林苑。到唐初,西苑又改名為芳華苑;在武則天時,洛陽榮升為神都,西苑則隨之被定名為神都苑。
芳華苑週迴200裡,面積約400平方公里,是當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之一。其地理位置靠近洛陽宮城(紫微城),外圍有丘陵屏障,澗水、谷水和洛水流經其間,園中以一個巨大的人工湖為中心,名為“北海”,在湖中仿造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建造了島嶼,並建有各種富有神話色彩的建築。
芳華苑不僅是皇家園林,也是文化交流和藝術創作的重要場所。隋煬帝本人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熱衷於文藝創作和文化活動。在他的支援下,洛陽成為了當時的文化藝術中心,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來創作交流。此外,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就是從西苑開始的,牡丹的盛開成為了隋唐時期乃至現今的一大盛事。
所以,芳華苑不僅是一座皇家園林,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它不僅展示了當時皇家權力和文化的高度集中,也反映了隋煬帝對於國家強盛、文化繁榮的願景。
四月,春寒料峭,大地已經逐漸在寒冬的餘威中甦醒。但洛陽城內外,卻沒有春日的安逸景象,這座曾經繁華無比的大都市,如今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
唐軍的營帳在芳華苑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地鋪展開來,軍旗獵獵,在春風中發出呼嘯之聲。士兵們身披鎧甲,手持兵刃,目光如炬,彷彿一頭頭蓄勢待發的猛獸。
李建成身著華麗的鎧甲,頭戴紫金冠,臉上帶著自信而略顯傲慢的神情,他堅信這座城市很快就會落入自己手中。李世民則身姿挺拔,目光深邃如炬,透著一股沉穩與睿智,他對洛陽志在必得,但又深知其中的風險與挑戰。
洛陽城的守軍見狀,如臨大敵。高大的城牆之上,守軍們嚴陣以待,他們目光冷峻,緊握著手中的武器,彷彿在與城外的唐軍對峙的一刻,時間都凝固了。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經過商議後,先派遣使者前往洛陽城門下喊話,準備招降洛陽守軍。使者的喊話聲在空曠的城門外迴盪,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然而城內卻毫無回應,一片死寂。
此時,駐紮在金墉城的李密覬覦洛陽這塊戰略要地已久,眼看就要到嘴的肥肉,他豈能拱手相讓。得知唐軍已到,他便命部將率領著小股精銳,如一陣狂風般攻向洛陽城外的唐軍。
唐軍早有防備,李建成派出數量相當的將士,與李密的瓦崗軍在洛陽城外象徵性的展開了一場演戲般的角逐,小戰片刻,便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