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唐高祖在唐朝統一戰爭中不動聲色的“大手筆”(第2/10頁)
章節報錯
的勢力和地盤。
鄧州刺史呂子臧與撫慰使馬元規剛接到來自朝廷的命令不到一日,探子來報:“朱粲大軍已至鄧州城外三十里處!”
呂子臧拍案而起,怒目圓睜:“此賊殘害百姓,天理難容,此次定要擒殺此賊!”
馬元規皺眉道:“呂大人,朱粲兵多將廣,我們不可輕敵。”
呂子臧豪氣干雲,振臂高呼:\"我願率精兵五千,夜襲敵營!\"
當夜,月色朦朧,呂子臧親率精銳,趁夜色突襲朱粲大營。朱粲措手不及,倉皇應戰。呂子臧一馬當先,長槍所向,敵軍紛紛潰退。戰至天明,朱粲大敗而逃,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戰後,呂子臧立即對馬元規進言,目光炯炯,語氣堅定:“撫慰使大人,朱粲新敗,軍心渙散,若我們合力追擊,必能一舉殲滅。若拖延時日,待其殘部重新集結,待其恢復實力又耗盡我軍糧草,他們必會拼死反撲,後患無窮。”
馬元規卻搖頭道:“我軍糧草不足,不宜輕舉妄動。”
呂子臧急道,聲音中帶著迫切:“機不可失!我願率本部兵馬追擊!”
馬元規仍是不允,語氣堅決:“呂刺史,不可冒險,當以穩守為上。”
呂子臧無奈,只得作罷。他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憂心忡忡。副將勸道:“朱粲新敗,近期必不敢再犯,將軍不必過於憂慮。”
呂子臧嘆道,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朱粲此人,心狠手辣,若不除之,後患無窮啊!”
果然,不出呂子臧所料。朱粲收攏殘部,在冠軍縣自立為楚帝,改年號昌達。他重整旗鼓,沒多久便率大軍反攻鄧州。
冠軍縣治所在現今的河南省鄧州市西北張村鎮冠軍村一帶,距當時呂子臧駐守鄧州下轄的南陽城約30裡。
呂子臧得知訊息,捶胸頓足,悲憤交加:\"今日我等性命都要斷送在馬撫慰使的猶豫之下了!\"
朱粲大軍很快便開始圍攻南陽城,恰逢連綿大雨,城牆因年久被沖毀。呂子臧的親信勸言道:“大勢已去,不如投降……”
其話未說完,呂子臧便厲聲喝道,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豈有朝廷命官向逆賊屈膝之理!”
他拔出佩劍,大呼:\"眾將士,隨我殺敵!\"
呂子臧率部下與敵死戰,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不多時,城破,馬元規也戰死沙場。
朱粲雖一時得勢,但其殘暴不仁,終難成大事。後來,唐軍平定天下,朱粲伏誅,呂子臧的忠烈事蹟卻永載史冊。
後人評說,若當初馬元規採納呂子臧之計,趁勝追擊,或許能避免後來的慘劇。然而歷史不容假設,呂子臧的忠勇,馬元規的謹慎,都成為那個動盪年代的真實寫照。筆者一直認為歷史會說話,歷史警示後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再說王世充將李密打跑之後,順利接收了李密麾下的眾多美女、珍寶,以及將領和士兵十餘萬,而後班師返回東都洛陽。他將這些在戰場上收穫的戰利品一一陳列在皇宮門前,那場面十分壯觀,引得洛陽百姓紛紛駐足觀望。
八月二十二日,皇泰主順應局勢,頒佈詔令,宣佈大赦天下,讓那些在這亂世中遭受磨難的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次日,皇泰主又作出了一項重要的人事安排。他任命王世充為太尉、尚書令,同時將內外軍事諸事皆交由他掌管。不僅如此,還特意讓王世充開設太尉府,為其配備完備的官屬,選拔眾多優秀的人才充實其中。王世充自此權傾朝野,威望更是在洛陽城內達到頂峰。
王世充明白,投降他的李密舊部得力戰將和優秀士兵對於自身的勢力發展至關重要。其中,裴仁基父子以驍勇善戰而聞名,王世充對他們尤為禮遇,將他們的力量收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