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叔德官復原職失良機,劉元慶智取離宮佔先機(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場勸說,無疑已在李淵心中埋下了一顆起兵的種子。
過了幾日,裴寂和李世民也催促李淵儘早起兵,說楊廣喜怒無常、陰晴不定,起義軍和突厥軍隊不斷滋擾周邊幾個郡,隋煬帝再怪罪下來可不是小事。同時,李世民大力舉薦劉文靜,稱讚他足智多謀,建議李淵將劉文靜從獄中放出,並請他擔任參贊謀士。
李淵聽後,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片刻後才緩緩說道:“我知道楊廣的性格,他的確喜怒無常,朕也擔心他隨時會怪罪下來。但劉文靜畢竟是戴罪之身,他的情況事關重大,不可不慎。”
裴寂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唐公,劉文靜雖然和李密有著親家關係,但這可是楊廣強加之罪。目前您帳下正是用人之際,劉文靜的智謀和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局勢緊迫,非他不可。若能得他相助,我們起兵之事必定更加順利。”
李世民也忙不迭地附和道:“是啊,父皇。劉文靜曾多次向我提及他對當前局勢的看法,他的分析頭頭是道,頗有見地。若是能讓他助您一臂之力,定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戰略建議。”
李淵看了看兩人,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你們都如此說,那就答應你們。但你們行事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讓外人知曉。”
裴寂和李世民聞言大喜,李世民更是激動地說:“父親大人英明,我相信劉縣令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於是,李淵再次將起兵之事提上日程,命李世民秘密地將劉文靜從獄中召回。
劉文靜在獄中也沒有閒著,在瞭解到李家父子準備起兵後,早已經想好一個妙招。見到李淵後,劉文靜立刻獻上良策,提議道:“請大人偽造一道聖旨,宣稱隋煬帝要徵召太原、西河、雁門、馬邑等地的百姓,只要是年滿二十歲的青年都要參軍,前往東征高麗。”
為了不引起李淵身邊楊廣耳目的懷疑,劉文靜獻計之後,又回到獄中靜心等待。
李淵依照劉文靜的良策,當即吩咐心腹妥善安排。這道偽造的聖旨一經頒佈,立刻引發了百姓們的強烈不滿,眾人怨聲載道,都盼望著隋朝皇帝早些駕崩,一解心頭之恨。
沒多久,跟隨馬邑太守王仁恭的劉武周(字元慶,祖籍為今滄縣崔爾莊鎮景城村),殺害了王仁恭,起兵造反,並攻佔了汾陽宮。
汾陽宮是隋煬帝時期所建的一座宏偉行宮,位於山西省寧武縣西南的管涔山上,因其距汾河發源地不遠,故史稱“汾陽宮”或“汾源宮”,是隋朝眾多離宮中的其中一座。離宮的建造目的是為了供隋朝皇帝避暑和遊玩,隋煬帝時期,楊廣經常來這裡巡獵、避暑,並在行宮接見大臣和使者,商討和處理國家大事。
《過華清宮》《行宮》《華清宮和杜舍人》等唐詩都是有關離宮的詩作,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找來品讀了解一下,這些詩作不僅描繪了離宮的壯麗景象,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此外,隋煬帝還攜愛妃宮女們雲遊行宮,踏青湖邊,賞景吟詩,享受奢華生活。汾陽宮規模壯觀,擁有殿宇樓閣、水榭歌臺、棧道迴廊等建築,展現了古代皇家建築的奢華與精美。汾陽宮建於隋大業年間,即公元608年。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三月十七日,劉武周襲破樓煩郡,妄圖與突厥勾結,南下爭奪天下,劫掠宮女千名、金銀珠寶無數,用來賄賂突厥始畢可汗,汾陽宮因此被廢棄。
千年之後的2019年10月,汾陽宮遺址被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示了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汾陽宮不僅是一處皇家行宮,也是隋煬帝濫用民力、大肆修建宮室的典型之一,與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的一系列事件有著緊密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