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滿城百姓,免遭賊寇屠戮。

再說唐高祖李淵,不費一兵一卒意外獲得相州、冀州,心中甚是歡喜。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慶祝,在公元618年農曆六月二十八日這天,高祖突然接到喪報,內史令、延安靖公竇威去世了。

不久前,高祖李淵得知竇威臥病時,心中甚是憂慮,便親自前往探望。高祖帶著滿心的關切緩緩踏入竇威府中的那一刻,整個府邸頓時肅穆起來。

府中的家人和侍從們趕忙跪拜行禮,引領皇帝來到竇威的臥榻前。

臥榻之上,竇威面色蒼白,身形消瘦,眼中已無往昔的睿智與光芒。

李淵走到他身旁,輕輕握住竇威的手,眼中滿是關切與疼惜,緩緩說道:“竇公,你且安心養病,朕深知你有治國之才,朝廷離不開你。”

竇威微微抬起手,虛弱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臣受陛下厚恩,本當傾盡全力,奈何身體已是不堪重負,恐難再為朝廷效力。”

李淵聽了,心中滿是無奈與痛惜,輕撫竇威的手背,許久無言,只是叮囑府中的醫者務必全力以赴,務必保竇威周全。

待高祖李淵離開後,竇威向家人囑託遺言,並告知家人,他死後只需簡單安葬,不得大肆宣揚,鋪張浪費。

命運似乎總喜歡在不經意間給人以沉重的打擊,這才幾日,竇威便撒手人寰。高祖聽聞竇威死訊,那滿心的歡喜被擊得粉碎。

竇威,字文蔚,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是唐高祖李淵的太穆皇后的叔父。他的曾祖父北魏少保竇略,祖父為漢朝大鴻臚竇章,父親竇熾是隋朝太傅。竇威自幼嗜學文史,被諸兄譏為“書痴”。他早年出仕隋朝,歷任秘書郎、蜀王府記室、內史舍人、考功郎中等職。後因事免職。

竇威在李淵起兵反隋和建立唐朝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唐朝建立後,竇威憑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參與到唐朝典章制度的構建之中。他被任命為內史令,這一職位在當時可謂舉足輕重,是皇帝的近臣,負責為皇帝起草詔令,處理國家政務。竇威博學多才,朝廷的章程法律大多都是他制定的。

竇威在唐朝初年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穩重的人品,得到了唐高祖的親近和器重,在朝堂議事之時,常常與他深入探討國事,無論是關乎軍政大事,還是民生細務,竇威總能以其博古論今、闡述清晰的能力解答高祖的疑惑,給予高祖合理的建議。李淵也因此對他產生了深深的信任。

唐高祖曾對竇威說:“北周時有八柱國,我家與你家都曾位列其中。如今我是皇帝,而你卻是宰相,這豈不是不平等嗎?”

竇威惶恐地回答:“竇家在漢朝時便是外戚,北魏之時又有三位皇后。如今陛下開國,臣又因姻戚的身份得到任用,臣日夜憂懼,惟恐不能勝任。”

唐高祖大笑道:“您是以三朝皇后家族的身份向我誇耀吧!”

唐高祖所說的“三朝皇后”是何來歷?我們不妨瞭解一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家族以其獨特的地位而著稱,那就是獨孤信家族。獨孤信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重要將領,他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帝,成為了歷史上罕見的三朝皇后家族。

獨孤信的長女獨孤般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成為北周明敬皇后。

獨孤信的第四女獨孤曼陀,嫁給了唐國公李昞,其兒子李淵後來建立了唐朝。

獨孤信的第七女獨孤伽羅,嫁給了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成為隋朝的開國皇后,即文獻皇后。

獨孤信家族的這三個女兒不僅在各自的家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們不僅是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而且她們的丈夫和子女們在中國歷史上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