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馮慈明命喪翟讓之手,李密怒殺季珣(第3/4頁)
章節報錯
號壯武。唐初,唐高祖感其忠烈,追贈吏部尚書。
李密能夠釋放馮慈明,還有另一個原因,因為不久前,他還殺掉了隋朝的一位忠臣,事後也是耿耿於懷。
在李密捕獲馮慈明之前,李密在617年三月攻打洛口的時候,因為自己兵力寡弱,派人去招降季珣。
季珣,京兆人。在隋朝末年,他擔任箕山府郎將,負責守衛箕山府。箕山府在隋朝時期是一個重要的行政區劃,其具體位置在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有觀點認為箕山府可能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淇縣。
當李密率領如烏雲壓境般的大軍,氣勢洶洶的攻打洛口之時,季珣率領著為數寥寥的數百士兵,大義凜然的堅守著城池。那城牆在風中沉默著,宛如一個忠誠的守護者,而城內計程車兵們個個眼神中透著堅定,毫無投降之意。
李密站在城外,望著那緊閉的城門,心中滿是不屑,他覺得這小小一座城池,很快就會成為他的囊中之物。於是,他派人前去傳達自己的意思,讓城中的季珣投降。
季珣站在城樓上,聽聞勸降之詞,臉上滿是不屑與憤怒。他對著使者大罵道:“爾等這群亂臣賊子,李密更是不忠不義之徒。我季珣生為天子臣,豈能與你們同流合汙?速去告訴你家主子,我寧死不降!”
使者灰溜溜地回去覆命。李密一聽,頓時大怒,臉上肌肉抽搐,咬牙切齒地說道:“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如此對我,那我定要踏平此城,看他嘴硬到幾時!”
說罷,便派兵開始攻打城池。
然而,那些士兵如惡虎撲食般衝向城牆時,卻發現這城池防守極為堅固。季珣在城內指揮若定,士兵們也拼死抵抗,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當時,李密那幾十萬的雄師如同潮水一般將城池圍得水洩不通。季珣和他的數百士兵就像被困在孤島上的勇士,四面楚歌。可是,季珣的心中沒有絲毫畏懼,他望著城外那層層疊疊的敵軍,心中暗暗發誓:“我季珣生是天子之臣,死是天子的鬼,定要與這城池共存亡,絕不能讓賊人得逞。哪怕戰至最後一人,我也要讓這群逆賊知道,忠誠是不可侵犯的。”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城中的糧食漸漸見底,士兵們開始餓得面黃肌瘦。而水源更是成了大問題,因為城建在高原之上,取水的道路早被切斷,水井也越來越乾涸,最後徹底無水可用。
士兵們又餓又病,虛弱地靠在城牆邊。季珣看著這些跟隨他的兄弟,心中滿是愧疚與感激。他強撐著疲憊的身體,挨個安撫士兵:“兄弟們,我知道大家都很艱難,但是我們不能投降。我們是天子的人,為天子守城是我們的榮耀。我們死了,雖死猶榮,倘若投降,將永遠淪為千古罪人!”
士兵們聽了他的話,眼中重新燃起希望與堅定,沒有一個人有叛變離散的念頭。
從三月開始,每過去一天,城中的希望就少一分,但季珣的信念卻從未消減。直到九月份,城池最終還是被攻陷了。
李密走進城來,看到季珣被押到自己面前。季珣雖衣衫襤褸,卻依舊身姿挺拔,眼神中滿是蔑視。
李密說:“季珣,如今你已為階下囚,只要你肯投降,榮華富貴自是少不了你的。”
季珣怒目圓睜,大聲說道:“我是天子的臣子,怎麼能向賊人下拜!你莫要白費口舌。”
李密皺了皺眉頭,仍不死心,又苦口婆心般地說:“季珣啊,你看看這天下大勢,我李密如今勢力強大,你跟著我,也是順應時勢。何必非要執著於那已近崩塌的大隋呢?”
季珣冷笑一聲:“你這是強詞奪理,大隋天子才是正統,你這等謀逆之人,註定不得善終。我季珣生是大隋人,死是大隋鬼,休要再勸!”
李密惱羞成怒,他沒想到季珣如此倔強。他一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