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淺水原戰役唐軍受挫(第4/5頁)
章節報錯
路,改善交通條件,促進了陝州地區的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
他還注重地方的治安維護,嚴禁盜賊和不法行為。他建立了嚴格的治安管理制度,組織巡邏隊伍,確保了陝州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在他的治理下,陝州地區的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
陝州總管李孝基還承擔著重要的軍事防禦任務。他的轄區面臨著來自其他割據勢力的潛在威脅。李孝基積極組織軍隊進行防禦演練,加強城防設施建設。他修築城牆、加固城門,並且儲備了充足的糧食和武器裝備。這一系列的軍事防禦措施有效地保衛了陝州地區的安全,也為唐朝在中原方向的邊疆穩定做出了貢獻。
至於秦王李世民此次率大軍前往涇州,大唐初建,他是否心存壓力,能否成功抵禦薛舉軍隊,還是未知。
彼時,薛舉,這位野心勃勃的西秦霸王,正率其虎狼之師,一路進逼高墌。
高墌城是唐朝時期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位於今陝西省長武縣西北3公里的地掌村、戴家嶺村、淺水村一帶的淺水塬。
高墌城所在的邠、寧、涇州區域是絲綢之路關隴北道、關隴中道的重要途經地域,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安史之亂之後,絲路東段幹道逐漸北移,靈州成為交通要衝,也是西北民族地區茶馬互市中心之一。
李世民聽聞薛舉的行軍計劃,便決定駐守高墌。
薛舉的看李世民駐守高墌,便派出兩路軍馬,作為遊擊部隊,如一群飢餓而貪婪的狼群,狂飆突進,竟然蔓延至豳州(今陝西彬縣)、岐州(今陝西鳳翔)一帶。一時間,邊境之地烽火連天,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面對薛舉的強大攻勢,李世民深知此時不宜輕舉妄動。他站在高墌城的高坡之上,望著城外那一片虎視眈眈的敵軍,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沉穩。他果斷地命令唐軍,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宛如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以逸待勞,不肯輕易與薛舉正面交戰。
然而,天不遂人願,李世民突然染上瘧疾。那病痛如惡魔一般纏繞著他的身軀,令他時常高熱不退,身體極度虛弱。但他心繫大唐的萬千子民和萬千將士,深知此時絕不能將軍事大權隨意交付。
經過深思熟慮,他將軍事事務託付給了長史、納言劉文靜。劉文靜,此人足智多謀,對朝廷忠心耿耿,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任命殷開山為行軍司馬,殷開山以吏部侍郎的身份膺此重任。他為人豪爽,且精通兵事,但或許在這一場戰役中,已五十歲的他尚未完全領會秦王深意,且有輕敵之意。
李世民生病之際,專門對殷開山等人再三叮囑:“薛舉此次孤軍深入,雖氣勢洶洶,但實則暗藏危機。他們遠離本土,糧草的供應極為艱難,且長途行軍,士兵早已疲憊不堪。若是那賊軍來此挑釁,爾等切不可輕舉妄動。待我痊癒之後,定當率軍為爾等破此賊寇,揚大唐之威。”
殷開山領命而出,心中卻另有一番盤算。他退出後,便與劉文靜說道:“秦王意外染病,無法披掛上陣,心中或許是怕您無法應對這複雜戰局,故才這般叮囑。您想想看,那薛舉長途行軍,得知王爺臥病,必定會在心中輕視我們。此時,我們若能主動出擊,炫耀武力,定能讓那賊軍心生畏懼,不敢輕舉妄動啊!”
劉文靜聽聞,本欲勸說,但見殷開山態度堅決,且周圍將領也紛紛附和,心中無奈,只得聽從。於是,唐軍便在高墌西南擺開了陣勢。那一片戰場上,軍旗獵獵,刀槍粼粼,唐軍將士們士氣高昂,彷彿勝利就在眼前。
薛舉那邊,何嘗不知唐軍的動向。他暗中派出細作,密切關注著唐軍的一舉一動。當他得知唐軍依仗人多的優勢而缺乏嚴密防備時,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迅速調兵遣將,準備給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