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世充二次攻打李密再失利,翟讓因自負死於“雙十一”(第3/7頁)
章節報錯
集團,共同執掌國家大權。此處王儒信暗指讓翟讓在瓦崗軍中擔任宰相職務,從而與李密爭權奪利,重新掌管瓦崗軍。
夜晚,王儒信悄悄進入翟讓府中,昏暗的書房中,燭火搖曳,光影在粗糙的布壁上晃動,彷彿也在預示著不安定的局勢。王儒信一臉急切又帶著幾分隱秘的興奮,湊近翟讓說道:“將軍啊,您看如今這局面,您雖然暫時居於李密之下,但您在軍中的威望是不可忽視的啊。只要您稱大冢宰,將各項事務總攬於手中,這大權還不是手到擒來?到時候,李密又能奈何您?這可是天賜良機啊,將軍可不能錯過。”
翟讓並未聽從王儒信的建議,他深知自己的實力和地位尚未達到與李密抗衡的地步。
翟讓坐在書案後面,微微皺起眉頭,他的目光中透著猶豫之色。他深知王儒信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但他更清楚自己的實力不及李密目前所掌控的力量。他緩緩地搖了搖頭,嘆息道:“君言差矣。我翟讓雖然有些許威望,但如今的李密,他智謀超群,在軍事決策上屢屢站為上風,手下又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戰之士,還有諸多賢才歸附。我與他的實力差距尚遠,此時若是妄圖奪取大權,恐怕只會引火燒身,讓瓦崗軍陷入內亂的深淵。這是萬萬不可為的事情啊。”
翟讓的哥哥柱國滎陽公翟弘,是個莽撞而又粗鄙愚蠢之人。他聽聞翟讓拒絕了這個看似能讓他們兄弟一步登天的建議後,找到翟讓,臉上帶著一種莫名的傲慢,大聲說道:“兄弟,你可真是太過謹慎了。這天子的位置,本就應該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想那昔日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這個位置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如今這等大好的機會就在眼前,你卻退縮了,還想著與他人分享功勞。你若不取,我自當取而代之!我可不像你這般謹小慎微,畏首畏尾。”
翟讓聽後,心中泛起一絲無奈與苦笑。他看著自己這個魯莽的哥哥,明白他根本不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但他也並未生氣,只是放聲大笑起來,笑聲中似乎帶著一種對哥哥天真想法的不屑與寬容。他一邊笑一邊說道:“兄長,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不知這背後的危險。如今我們瓦崗軍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內部需要團結,外部又面臨著眾多強大敵人的威脅。若是因爭奪權力而內亂,只會讓敵人坐收漁翁之利啊。”
然而,李密卻對翟弘的言論深感厭惡,他認為翟讓兄弟二人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心中不由暗道:“翟家兄弟的心思根本不在如何對抗隋朝,而是在這權力的爭奪上。若不早早防範,日後必成大患!”
在當時的局勢下,隋朝雖然已經風雨飄搖,但仍然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根基。各地起義軍林立,彼此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瓦崗軍若想在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統一中原,內部團結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翟讓兄弟與李密之間微妙的關係,卻如同隱藏在堅固城牆中的一道裂縫,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讓整座城牆轟然倒塌。
李密的擔憂並不僅僅是因為權力被覬覦的憤怒,更是對瓦崗軍未來發展命運的一種深深的憂慮。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只有堅定不移地朝著一個統一的目標前進,才能在歷史的浪潮中立足。而翟讓兄弟的表現,讓他看到了這一目標背後隱藏的重重危機。
不久後,再次發生了幾件讓李密對翟讓起了殺心的事情。
在隋末那個動盪不安、英雄輩出的時代,李密的勢力如日中天,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前來投靠。其中,崔世樞從鄢陵前來歸附,希望能夠為李密的大業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他帶著豐厚的財寶禮物代表自己滿滿的誠意,獻給了李密。
崔世樞的到來,讓李密心中自是歡喜。他熱情地接待了崔世樞,並冊封他為軍中總管,以示對其才能和誠意的認可。然而,這一舉動卻引起了翟讓的不滿。
翟讓作為瓦崗軍的元老級人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