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宮中音樂制度,遭到彈劾,被指結為朋黨,免除官爵。一年後,蘇威恢復官爵,但不久後再次被罷免。

隋煬帝即位後,蘇威依然活躍在朝堂之上,但已經得不到重用。隋煬帝被殺後,蘇威被宇文化及任命為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宇文化及失敗後,蘇威歸順李密,李密敗北後,他又投靠王世充。王世充稱帝后,蘇威被任命為太師。

唐朝建立後,蘇威請求拜見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均遭拒絕。武德六年(623年),蘇威病死於長安,享年八十二歲。

蘇威為人清廉,克己奉公,為官期間多有貢獻。然而,他過於戀權,度量有限,多次因結黨營私等問題被罷免。但蘇威在隋朝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政治才能和法律貢獻對隋朝的法制建設和政治穩定產生了深遠影響。

蘇威投靠李密之時,李密對蘇威身為隋朝大臣的身份十分敬重,他微微拱手,眼神中充滿了真誠,恭敬地說道:“蘇將軍,你身為隋朝舊臣,如今能歸附於我,本將軍甚是欣慰。日後,你定能在這亂世之中,大展宏圖。”

蘇威見到李密後,緩緩地向前一步,雙手一拱,神情懇切地說道:“沒想到今日又重新看到聖明君主!”

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很鄙視他這種行為,在他們眼中,蘇威身為隋朝大臣,面對隋朝覆滅、王室艱危的局面,這種表現顯得不合時宜,缺乏應有的擔當和氣節。這也是後來唐高祖李淵和秦王李世民不待見他的主要原因。

而此時正在軍中的宇文化及聽聞王軌背叛的訊息,猶如晴天霹靂,驚恐萬分。他深知自己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於是,他急忙從汲郡帶兵出發,企圖透過攻取北邊的各個郡縣,來擴充自己的勢力,穩固自己的統治。

然而,宇文化及麾下的將領中,又有主將見其大勢已去,且這些將領和士兵們對宇文化及的統治早已心懷不滿,遂率手下兵士投降了李密。其中有陳智略,率領著嶺南驍果一萬多名精勇善戰計程車兵投降李密;樊文超率領江淮排矛手投降了李密,這支部隊訓練有素、擁有強勁的戰鬥力;張童兒,則率領著江東驍果幾千人投降李密,這幾千士兵個個都身經百戰,勇猛無畏。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樊文超乃是樊子蓋之子。樊子蓋曾經侍奉隋煬帝,在守衛東都時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敬重

李密面對這突然得來的驚喜,自是心滿意足,他深知這些士兵和將領的加入,將極大地擴充自己的實力。於是他親自歡迎這些精兵強將的加入,並對他們進行了一番鼓勵與安撫,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代梟雄的關懷與重視。

在收編了這些軍隊之後,李密的軍隊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可謂兵強馬壯。

而此時,在慘敗之後的宇文化及,還剩下二萬士兵。由於後方的局勢愈發不穩,且持續與李密交戰連連受挫,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為了尋求新的出路,擺脫當前的困境,宇文化及決定向北進發,前往魏縣,企圖在那裡重新積聚力量,重整旗鼓。

魏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總面積862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縣。魏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華夏魏都”和“中州州中”。

古魏縣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魏國地,魏文侯曾在此建都,開創魏國百年霸業。秦朝時首次設縣,名棘蒲縣,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更名為魏縣。魏縣在歷史上多次變更行政區劃,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魏州,宋時稱為大名府,明、清時期仍為魏州。

魏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都城遺址至今仍儲存完好。縣內有許多歷史遺蹟和文化景點,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魏縣文化藝術中心、成語文化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