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竇建德農民起義軍的崛起和衰敗(第1/5頁)
章節報錯
本章,我們再來說一說隋末唐初竇建德勢力的情況。
前面章節我們提到竇建德的軍隊攻陷了冀州。當時冀州守官麴稜聽信女婿的法術以抵抗竇軍,可謂“弄巧成拙”,不但救了麴稜的性命,也救下了滿城百姓,免遭賊寇屠戮。麴稜也被竇建德任命為內史令。
竇建德當時在河北擴張勢力時,並不是十分順利,其中就有隋朝河間郡丞王琮誓死堅守郡城,拼死抗拒各路起義軍的攻擊侵擾。
隋朝河間郡主要包括現今的河北省河間市及其周邊地區。河間郡城在隋朝時期被稱為河間縣,治所在現今的河間市區,歷史上曾多次變遷,但主要治所一直位於河間市。
今河間市是河北省轄縣級市,由滄州市代管,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平原腹地。河間市歷史悠久,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屬燕國之域,戰國時期分屬燕、趙二國,秦屬鉅鹿郡。自西漢文帝至武帝400餘年間,河間國時郡時國,歷經多次更迭。隋至唐,屬河間郡或瀛州,五代時瀛州歸契丹轄,宋置高陽關路安撫使,大觀二年罷瀛州改府,河間屬之。元改府為路,仍領河間。明去路存府,河間屬京師河間府轄。
在抗日戰爭時期,河間城中偽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並存,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間屬河北省滄縣專區,1958年改隸天津專區,後又改隸天津市,1961年5月津、滄分後,稱滄州專員公署,河間屬之,1990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河間撤縣設市,由滄州地區代管。
河間市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屬於湖積沖積平原,典型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因地理因素,河間市盛產多種糧棉瓜果,尤以金絲小棗、天津鴨梨等著名。而且,當地工業產品種類很多,化工、紡織、電纜均較突出,形成了以電線電纜、保溫材料、汽車配件、建材、花卉、餐具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
河間市是河北省的重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美食。不但有河間府署、毛公書院等古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而且河間驢肉火燒、豆腐腦、燻肉等特色美食也享譽全國。
竇建德率領的起義軍自起義不久,便對河間展開了長時間的猛烈攻打,已經一年有餘,卻始終未能攻克此城。
後來,江都風雲突變,傳來隋煬帝被勒殺的噩耗。郡丞王琮聞此,悲痛欲絕,立刻率領手下的官吏士兵和城中百姓,身著白麻喪服,以寄哀思。那守城的將士們,目睹此景,無不涕泗橫流,哀傷之情瀰漫在整個河間城池。
竇建德聽聞此事後,遂派人送去弔唁的信函。王琮見此契機,便藉著使者的到來,誠懇地請求投降。竇建德見其誠意,便命軍隊退去,並精心準備了豐盛的酒食,熱情地邀請王琮前來營寨中商榷接納投降事宜。
七月下旬的一日,王琮親自帶領河間郡主要官員前往竇建德營中赴宴。席間,王琮談及隋朝的滅亡,不禁涕泗滂沱,趴在地上,悲痛至極。竇建德見狀,也為之動容,不禁愴然涕下。
此時,竇建德的將領們憤憤不平地說道:“王琮抗拒我們大軍已久,其間殺傷我軍無數。如今他力量耗盡,走投無路才投降,實在是罪大惡極,請求將軍將他烹了,以洩眾恨。”
竇建德聽後,卻正色道:“王琮真乃忠臣也。他堅守城池,為君主盡忠,本就是義舉。如今我正要廣施恩德,獎賞忠臣,以激勵天下所有侍奉君主之人,又怎能殺害他呢?想我竇建德昔日雖在高雞泊聚義為盜,行事或許有些魯莽,但如今我已立志安定百姓,平定天下,又怎會做出傷害忠良之人的愚蠢之事。”
為了讓全軍將士都明白他的決心,竇建德又在軍中嚴正宣告:“此前與王琮有怨之人,若是膽敢妄動,傷得其身,休怪我竇建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