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竇建德農民起義軍的崛起和衰敗(第3/5頁)
章節報錯
紛紛湧來。他們如同潮水一般,聚集在刑場前,跪拜在地,號啕大哭,哭聲此起彼伏,彷彿要衝破雲霄,震碎蒼穹。
百姓們懷著滿腔的悲痛與對清正之士的由衷崇敬,紛紛訴說著張玄素平日的種種善舉。他們聲淚俱下地對竇建德哭訴道:“張玄素戶曹為官清正廉潔,猶如澄澈的湖水,毫無雜質;他為人謹小慎微,行事公正,從不偏袒任何一方。其品德風範堪稱楷模,實乃我們所敬仰的賢德之人。大王您乃一代雄主,若是不辨是非地殺害了他,日後這世間又有何榜樣與準則去激勵人們行善積德呢!如今這亂世之中,百姓生活困苦,我們需要這樣的清正之人來引導我們、安撫我們啊!”
竇建德見此情景,心中不禁被深深觸動。他望著那跪拜在地的千餘百姓,眼中閃過一絲凝重。他考慮到目前的局勢不僅僅關乎張玄素一人的生死,更關乎著自己勢力的根基與未來。竇建德本就有著雄韜大略和非凡的識人用人之明,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一顛撲不破的道理。
此時又有人說道:“張玄素清慎若是,今倘殺之,乃無天也。”
竇建德聽後,最終改變了主意,下令立即釋放張玄素,不僅如此,竇建德透過此事,也非常敬重張玄素的高尚品德。於是,他當場任命張玄素為治書侍御史。
然而,張玄素生性高潔,他堅守著自己的高尚氣節,認為自己身為隋朝官吏,堅決推辭不受。他目光堅定地看著竇建德,言語擲地有聲地說道:“吾身為正義之士,豈能與敵對統治同流合汙,願大王另尋賢能,玄素斷難從命。”
此時,因江都兵變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局勢,在瞬息萬變的歷史程序中,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局勢變得愈發撲朔迷離,令人難以捉摸。在這樣的複雜環境中,竇建德展現出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氣度,過了幾日,他再次力排眾議,在眾多將領和謀士的反對聲中,毅然決然地將張玄素任命為黃門侍郎。
此時的張玄素也已得知隋煬帝楊廣在江都已經被弒殺,再結合竇建德的不凡氣度與用人之道,他對竇建德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轉變,心中暗自思忖著,或許這位曾經的敵人真的能夠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大業。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他欣然接受了這一任職。
因竇建德善待賢良,他的名號在河間地區逐漸傳播開來,沒過多久,饒陽縣令宋正本也前來主動投誠。
隋唐時期的饒陽,即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饒陽縣在隋唐時期經歷了多次行政區劃變更,但其地理位置和範圍在歷史上保持相對穩定。饒陽在隋開皇三年(583年)屬河間郡,大業三年(607年)恢復郡制,仍屬河間郡管轄。
唐朝初年,饒陽屬瀛州,武德四年(621年)改屬河北道深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深州,仍屬瀛洲。天寶元年(742年),饒陽屬成德軍深州,天佑二年(905年)改成德軍為武順軍,饒陽屬武順軍深州。
饒陽在隋唐時期已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城鎮,特別是皮毛行業的聞名遐邇。據傳說,鯀曾在饒陽首創制皮作坊,解決了治水大軍的禦寒難題。饒陽的手工業也相當發達,包括柳編、花炮等。今日饒陽的詩經文化廣場和饒邑古城等遺址遺蹟展示了饒陽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積澱。
饒陽縣還是中國內畫藝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以內畫水晶球、佛珠、屏風等工藝品聞名。饒陽的傳統名吃仇氏金絲雜麵,歷史悠久,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讚賞。竇建德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佔領饒陽後,將其改為饒州。
再說饒陽令宋正本,他是一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賢能之士。自幼便飽讀詩書,遊歷四方,見識廣博,對天下局勢有著敏銳而獨到的洞察力。在眼見局勢日益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他心懷天下,心繫蒼生。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深知竇建德的力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