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視眾將士。他的目光如炬,聲音洪亮而堅定:“今天這場戰鬥,不只是為了爭個勝負;此乃生死存亡的關鍵,就在這一仗。如果打勝了,日後的富貴自然不用說;如果戰敗,大家必定沒有一個人能逃脫。我們今日爭的是生死,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每個人都應該奮力而戰!”

將士們聞言,紛紛握緊兵器,眼中燃起熊熊戰意,齊聲高呼:“願隨將軍死戰!”

遲明時分,王世充引兵緩緩逼向李密的營壘。

隋軍已近營寨,李密在軍營中才察覺異樣,沒想到自己此次會大意失算,未及細想,趕忙披掛出兵迎擊。

未等瓦崗軍列陣完畢,王世充便一聲令下,縱兵猛擊。只見王世充身後的鐵甲騎兵如出鞘之劍,個個兇猛,他們大多是江、淮之地的剽悍勇士,出入敵陣宛如飛翔之燕。

隋軍的另一路兵馬則由王仁則帶領,其任務是燒燬李密營寨糧草。

王仁則是隋末唐初的一位重要將領,他是王世充的侄子,以其勇猛和軍事才能著稱。

王仁則,字子翼,生於598年,原籍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他的父親王仁恭曾任隋朝的太僕卿,家境較為殷實。王仁則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武藝和智慧,在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地開花,王仁則毅然投身於反抗隋朝的戰鬥。

王仁則曾先後投奔李密、竇建德等農民起義軍,屢建戰功。王世充在東都兵變後,王仁則又投奔王世充。王世充和王仁則不止是叔侄子關係,更是親密的好友,兩人在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中結識。王世充投降唐朝後,王仁則被李淵任命為洛陽太守,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而王仁則繼續追隨王世充,繼續為王世充的事業盡心盡力。在王世充手下,王仁則表現出了極高的忠誠度和軍事才能,他曾多次為王世充立下赫赫戰功,也為唐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1982年電影《少林寺》中,王仁則由演員於承惠飾演。影片講述了王仁則在督建河防工事時殺死反抗暴虐的神腿張,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最終小虎為報父仇手刃王仁則的故事。

2009年電視劇《少林寺傳奇2》中,王仁則由計春華飾演,展現了他在王世充手下飛揚跋扈、手段狠毒的一面。

王仁則在隋末唐初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軍事才能和忠誠度使他成為王世充的得力助手。同時,他在文化作品中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尤其是電影《少林寺》中的表現,使他成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歷史人物。

王仁則看到李密疲於與王世充交戰,瓦崗軍營寨亂作一團,他迅速帶領小眾隊伍攻進敵方營中,大聲命令道:“放火矢!”

霎時流星火雨劃破夜空。瓦崗軍糧車成為首要目標,滿載新收粟米的麻袋遇火即燃,爆出噼啪脆響。瓦崗軍士卒驚覺時,火龍已順著營帳蔓延。

“敵襲!”“救火!”淒厲號角剛起,便被馬蹄踏碎,又有隋軍三千江淮銳卒自東面殺到,這些慣於水戰的兒郎竟在陸上奔走如飛,短戟專挑人腿關節猛鑿。

王世充猛然揮槊,大喝一聲:“殺!”頓時,戰鼓震天,號角齊鳴,隋軍將士如猛虎出籠,在敵陣中肆意砍殺,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李密眼見北邙山營地已經陷落,便命令身邊將士隨其向偃師城的方向戰術撤退。

王世充率隋軍緊追不捨,一路上又斬殺不少瓦崗軍士兵,隋軍追至偃師城外,江、淮勇士果然驍勇,他們揮舞長刀,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李密的軍隊雖奮力抵抗,但陣型未穩,很快被衝得七零八落。李密見狀,心中大急,急忙調遣精銳部隊試圖穩住陣腳。

王世充迅速指揮大軍變換陣型,將李密殘兵敗將重重圍困。就在此時,王世充早已安排好的計策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