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自古以來,人情世故都離不開真金白銀(第1/2頁)
章節報錯
?隋煬帝楊廣,這位疑心頗重的皇帝,在面對接二連三的叛亂時,彷彿陷入了“打地鼠”的遊戲。每當他認為已經平息了一處動盪,另一處又冒出頭來。加之流傳甚廣的讖語“桃李子,有天下”和“楊氏將滅,李氏將興”,更是讓他無法忽視李淵的存在。
?儘管李淵行事極為謹慎,但他在弘化地區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深得民心,影響力逐漸擴大。這樣的成就,難免不會引起隋煬帝楊廣的注意。如果楊廣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應該慶幸有這樣一位賢臣在邊疆穩固防守,讓百姓安居樂業。然而,楊廣卻把李淵的施政有方看做是日益崛起的威脅,不免觸動了他忌賢成性的敏感的神經,他開始懷疑“李氏將興”中的“李”並非指已被滅族的李渾。
?於是,隋煬帝楊廣迅速派遣使臣前往弘化,傳召李淵。面對這樣的召見,李淵心知肚明,倉促起兵對抗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於是,他採取了前人的策略,假裝生病以爭取時間,從而降低楊廣對他的戒心,暗中則繼續鞏固自己的實力。
當隋煬帝的使臣抵達李淵府上時,只見李淵病容滿面,面色蒼白。他以微弱而誠懇的聲音對使臣說:“老兄,近年來我為了國家的安定繁榮,竭盡全力,日夜操勞,以至於身體突然不適。你看我這病狀,加之前往皇宮的路途遙遠,實在是無力立即覲見皇上。”
李淵還不忘強調自己對隋煬帝的忠誠與敬愛,不能去拜見楊廣著實是身體狀況實在不允許。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與遺憾,使臣聽後不禁心生同情。當然,在這人情世故的社會中,適當的禮尚往來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進一步博得使臣的“同情”,李淵慷慨地贈予了使臣一些數量可觀的金銀珠寶。使臣帶著這些賞賜回去覆命時,向隋煬帝描述了李淵的病情,並聲情並茂地闡述了他這表親所表達的忠心。儘管隋煬帝心中仍有疑慮,但面對李淵的真情流露,也不便立即採取行動。
這件事過去之後,隋煬帝楊廣繼續沉迷於酒色之中,盡情揮霍,四處遊玩,把李淵之事又拋於腦後。現在看來,這位仁兄不愧為一國之君,心態是真好,面對天下大亂之勢,還一心忙於裘馬聲色,可謂“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數月後,隋煬帝楊廣在宮廷中偶遇了嬪妃王氏。前章我們講過,王氏是李淵的外甥女,她的母親正是李淵的妹妹。從這段親情關係來看,倘若楊廣與李淵真的兵戎相見,王氏很可能會站在她的舅舅李淵一邊。
儘管野史中流傳著楊廣後宮人數可能高達上萬的說法,但根據《隋書》等正史記載,楊廣正式冊封的嬪妃共有一百二十人。無論是萬人之眾還是百人之數,王氏作為眾多嬪妃中的一員,在歷史文獻中並未被提及她因受寵而在後宮享有高位或特殊的待遇。眾所周知,楊廣特別寵愛的妃子包括蕭皇后、崔氏女、陳婤、宣華夫人等,而王氏並不在此列。由此可以推測,王氏對楊廣的感情也未必深厚。
話說楊廣看到王氏後,忽然又想到了他的賢臣李淵,向王氏道問:“你老舅最近在忙什麼,這幾個月了都不來朝中見我?”
王氏身在宮廷之中,自然也聽到些關於李淵的傳聞,也多少會看出楊廣對李淵的不滿,連忙答道:“前些時,聽聞舅舅病重,恐怕還沒有痊癒……”
楊廣未待王氏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背手踱步而去,冷笑著丟下一句:“病死了倒好!”
古代帝王那可都是金口玉言,當著嬪妃王氏的面就詛咒人家親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王氏卻聽出一絲由心而生的殺意,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王氏轉身回到嬪宮,立即書寫一封密信,託付身邊親信快馬加鞭送於李淵手中。李淵見信,心中也是一驚,暗道:“難不成這楊廣已經把我當做第二個李渾,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