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從晉陽到龍門,李淵為了“小目標”開啟了改寫歷史的大門(第3/5頁)
章節報錯
務。
任瑰以其智謀著稱,後來他在新安(今河南省洛陽市下轄的一個縣)大破王世充,為李世民爭取了寶貴時間,因此被封為管國公。他還參與了對抗徐元朗、輔公祏等叛亂勢力的戰鬥。任瑰晚年受到李建成事件的牽連,被降為通州都督。李世民即位後,他重新獲得重用,擔任兵部尚書,但最終因納妾過多,勞累過度而死。
任瑰從一位苦難孤兒成長為唐朝的開國功臣,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他的智慧與勇氣,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人世無常。
此時,李淵面臨著是否攻打河東屈突通和直取關中的兩個戰略選擇。正史《資治通鑑》中記載了河東戶曹任瑰向李淵所提建議。任瑰建議李淵派遣自己前往馮翊(今陝西韓城一帶)遊說當地英雄豪傑,規勸他們望風投誠。
任瑰建議道:“關中豪傑皆翹首以盼義軍的到來。我任某人在馮翊任職多年,結識了許多當地的英雄豪傑,若唐公派遣我去遊說,他們必定會望風歸順,馮翊太守蕭造是個膽小之人,必會主動投降。義軍從梁山渡過黃河,直指韓城,逼近邰陽。至於當地賊盜好漢孫華等人,也會遠迎義師。如此一來,義軍便可長驅直入,佔據永豐倉,進而佔領長安,屆時關中便唾手可得。”
馮翊是古代的地名,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劃分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變遷。馮翊治所主要指的是今天的大荔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黃河、洛河、渭河從境內流過,且渭、洛二水在大荔匯合後流入黃河。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出入秦晉的關隘和交通要道,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韓城和合陽同屬馮翊郡管轄。
韓城位於陝西省東部黃河西岸,是關中盆地東北隅的一座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聞名。韓城不僅是“華夏”之根,河山聖地,還擁有“文史之鄉”和“關中文物最韓城”的美譽,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邰陽,是今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位於渭南市東北部,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坐擁瀕臨黃河沿岸,有著“一條黃河,十里荷塘,百種珍禽千眼瀵泉,萬頃蘆蕩”的美譽洽川風景名勝區;以及地貌奇特,被譽為“蠍子山”,體現了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色的福山景區;還有因有“一峰如柱,上接雲天”之象,由此而得名的天柱山,是黃河日出的最佳觀賞地。
合陽縣還是《詩經》開篇之作《關雎》的誕生地,被譽為“詩經合陽”。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而且合陽的美食種類多樣,口味獨特,尤其是合陽的農家菜,色香味俱全。推薦嘗試合陽的辣子豆腐、踅面、羊肉糊餑等地道美食。
合陽縣不僅是一個經濟發展迅速的縣城,也是一個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文化底蘊的地方。無論是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產還是美食文化,合陽縣都值得讀者朋友們去探索和體驗。
任瑰認為,透過攻打韓城和逼近合陽,可以迅速佔領永豐倉,進而佔據長安,從而穩定關中局勢。
永豐倉位於今日陝西省大荔縣境,作為當時京師長安附近的重要糧倉,不僅是一個糧食儲備基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糧食管理和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發展,反映了中國古代政府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糧食儲備和調配的智慧。永豐倉舊址位於西安西倉南巷,現已成為“西倉市集文創公園”,成為西安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永豐倉在隋末的楊玄感、李淵起兵事件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淵接受了任瑰的建議,計劃分兵攻打河東,封任瑰為銀青光祿大夫,讓他寫信招撫孫華等人,並負責遊說關中豪傑。自己則督率大軍轉赴壺口。這一策略最終幫助李淵迅速佔領了關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