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賊寇燒殺搶掠,百姓們苦不堪言。我們兄弟二人實在不忍看到家鄉生靈塗炭,所以便召集了一些鄉里勇猛之士起兵保衛家鄉。”

丘行恭接著說道:“李將軍,我們最初只是想守著這一方土地,讓父老鄉親能有個安身之處。我們在家鄉周邊的幾個村落組織防禦,多次擊退那些小股的賊寇。但我們也知道,僅憑我們自己的力量,難以維持長久的安寧,而且我們也聽聞將軍您的父親唐公心懷天下,有平定亂世、拯救蒼生的大志向,所以我與兄長引兵前來投靠。”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我的父親大人確實有此志向。這亂世之中的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我們起義軍就是要讓天下重歸太平。義軍所到之處,皆以保護百姓為首要。二位既願意前來投靠,我和父親大人定不會負二位的忠心。義軍隊伍紀律嚴明,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那就是推翻楊廣的殘暴統治。”

丘師利毫不猶豫地說:“將軍英明神武,我們兄弟二人本就是為正義而戰,我們自當追隨將軍,萬死不辭。”

李世民高興地起身,雙手抱拳,說道:“好,好啊。有了二位將軍的加入,義軍定能更加順利進入長安。相信父親大人必會重用二位,讓二位在戰場上盡情施展才華。”

就這樣,丘師利、丘行恭正式加入了李世民的義軍,開啟了他們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的傳奇之旅。

這時,又有兵卒前來報告,稱隰城(今山西省臨汾市隰縣)的縣尉房玄齡在營門前求見。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一說齊州臨淄縣人(今山東省淄博市),一說山東省濟南市章丘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齡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和宰相,家族世代為官,其以卓越的才智和忠誠著稱。他出身於清河房氏,曾祖房翼是北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父房熊,是褐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好學,通涉《五經》,富有辯才,是魏、齊年間的山東學者。

房玄齡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時,投奔李世民,成為其得力謀士,參與了多次重要戰役的策劃。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負責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法律制度,為唐朝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房玄齡在政治上的一大貢獻是他對吏治的重視,他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在貞觀初年對在職官吏進行大量裁減,提高了朝廷的辦事效率。主持修訂了《唐律疏議》,簡化了律令,廢除了隋朝的苛酷刑法,為唐朝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礎。

房玄齡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和畫家,他的書法作品被譽為“筋骨老健,如鑄鐵般凝重有力”,其繪畫作品則以山水畫為主,風格清新脫俗。房玄齡晚年多病,但在臨終前仍然關心國家大事,他抗表進諫,請求李世民以天下蒼生為重,停止征討高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逝,享年七十一歲,李世民為之廢朝三日,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陪葬昭陵。

李世民早聞房玄齡大名,命人帶丘氏兩位兄弟下得營帳前去熟悉一下環境,安置他們的隊伍,自己趕忙前往營門迎接房玄齡。

李世民將房玄齡迎進營帳,兩人一見如故,交談甚歡,兩人熱烈地討論軍事策略,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營帳之中,李世民熱情地招呼房玄齡入座。“房先生一路辛苦,今日前來,真乃令營帳蓬蓽生輝。”李世民目光炯炯地看著房玄齡說道。

房玄齡趕忙行禮,“李將軍雖然年輕,但鄙人早已久仰將軍大名,今得相見,實乃玄齡之幸。”言罷,二人相視而笑。

交談片刻,李世民便發現房玄齡見識不凡,心中暗歎今日得一賢才。“房先生,您才思敏捷,談吐不俗,我欲任命你為軍中記室參軍,你可願為我等出謀劃策?”

房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