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見狀,眉頭緊鎖,深知此刻環境複雜,又考慮到屈突通此人乃隋朝老將,歷經無數戰火洗禮,擅長佈陣和防守之道。他就像一條盤踞在深潭中的老鱷,雖然在曠野之中難以施展其全部實力,但在這堅固的城池之中,卻能發揮出最大的防禦能力。

李淵想到這裡,開始擔心起來,一旦這些勇士們翻越城牆,必將陷入苦戰,很可能就沒有退路了。

李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知道,現在並不是強行攻城的時候。他更明白,戰爭的勝利不僅僅在於攻城略地,更在於儲存實力,把握戰機。

於是,李淵對身邊的將領說道:“屈突通是宮中的老將,擅長佈陣和防守,但在野外作戰並不是他的強項。他堅守城池,善於防禦。我們的軍隊經常取勝,進入城中可能會輕視敵人,勇士們先登城,恐怕會沒有退路。現在我們只是展示一下威力而已,還不是攻城的時候。殺人得到城池,又有什麼用呢!”

大家看到大雨之中的戰鬥環境的確惡劣,都贊成李淵的說法。

李淵果斷下令擊響撤軍的鼓聲。

撤軍的命令一出,士兵們雖然有些不甘,但還是迅速地執行了命令。李淵望著撤回計程車兵,心中暗自思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若是僅憑一時的衝動而殺人得到城池,卻失去了更多寶貴計程車兵和戰機,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場激烈的攻城試探中,李淵以他的睿智和果斷,儲存了實力,適時挽回了更大的損失。可惜的是,剛投奔李淵的孫華在攻打河東的戰役中不幸陣亡。

因突降大雨,不得已,李淵只能放棄攻打河東郡,率兵退回河西營寨。

雨,還在無情地傾盆而下,彷彿要將世間的一切紛擾都沖刷殆盡。李淵站在河西營寨,目光穿透重重雨幕,凝視著河東郡的方向。他的心,如同這陰霾的天空,沉甸甸的,滿是凝重與思索。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不僅阻斷了義軍攻城的步伐,更像是上蒼給這支蓬勃興起的勢力的一道考驗。

李淵深知,進軍關中的戰局,就像這變幻莫測的天氣一樣,瞬息萬變。每一次決策,每一次出兵,都可能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亦可能淪為一敗塗地的開端。 他想起屈突通,那位在隋朝宮廷中沉浮多年的宿將。屈突通的堅守,是出於對舊朝的忠誠,亦或是對自身命運的最後掙扎?李淵不得而知。但他明白,這場戰爭,絕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攻城掠地,更是一場關乎天下大勢、人心向背的較量。

義軍雖然勇猛,但連續的征戰已讓將士們疲憊不堪。而河東郡的防禦,更是如鐵桶一般,無懈可擊。若強行攻城,雖有可能攻克,但傷亡必將慘重,且會陷入與屈突通的長期消耗戰之中。這對於李淵來說,無疑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那麼,是否應該放棄河東,直取關中?李淵陷入了沉思。關中,那是他心中的嚮往,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帝業之基。但是,屈突通的存在,就像一顆釘子,牢牢地釘在通往關中的道路上。若不拔掉這顆釘子,李淵的進軍之路將充滿未知與危險。

至於李淵下一步將如何決定,我們下一章將接著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