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家府邸臥“真龍”,無名書生道破玄機(第2/4頁)
章節報錯
偉大的女人。
以古方今,確實也是這個道理。
竇氏不僅在家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她在政治上也有獨到的見解和敏銳性,這在她年幼之時就有了體現。她曾勸諫北周武帝宇文邕,要與突厥遠嫁而來的皇后好好相處,以穩固北周與突厥的關係。
據史料推斷,竇氏勸諫之時只有六、七歲。竇氏是宇文邕的外甥女,自幼受到宇文邕的喜愛,並被養在宮中。宇文邕為了政治聯盟,迎娶了突厥公主阿史那氏為皇后,婚後兩人之間關係並不融洽。
竇氏看在眼裡,估計也在心疼同為女人、又遠嫁他鄉的舅媽阿史那氏。
於是,竇氏瞅準機會,對皇帝舅舅進行了勸諫。在勸諫時,她並沒有直接表達內心的想法,而是提高了政治站位,以長遠格局告訴老舅:“老舅,您作為皇帝應以天下蒼生為念,要親近身為皇后的突厥舅媽,以穩定與突厥的關係。”
宇文邕聽後,竟欣然接受了小丫頭的勸諫,開始改善與突厥皇后的關係,這一舉動對北周與突厥的聯盟產生了積極影響。
公元584年,正是二八佳人之年華的竇氏嫁給李淵。竇氏嫁給李淵後,共生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四個兒子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而女兒則嫁給了柴紹。
柴紹(588年—638年),字嗣昌,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將領,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其英勇善戰和忠誠著稱,為唐朝的建立和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習武,性格剛烈正直。他曾任隋朝太子千牛備身,主要任務是保護元德太子。
柴紹在李淵起兵反隋時,迅速響應,成為李淵麾下的重要將領,參與了攻克長安等關鍵戰役。唐朝建立後,柴紹隨秦王李世民出征,參與了平定薛舉父子、擊潰劉武周、攻滅王世充和竇建德等戰役,屢立戰功,被封為霍國公。在西漢時期,霍國公通常指的是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以其在對抗匈奴戰爭中的英勇表現而聞名,柴紹以英勇善戰著稱,故被封為霍國公。
柴紹不僅勇猛善戰,而且機智勇敢,善於把握時機。在戰鬥中,他能夠靈活應對敵情,迅速作出決策。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得到了唐朝朝廷的高度認可。柴紹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享年51歲。他去世後,被追贈為荊州都督,諡號為“襄”,這也體現了他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地位。
時隔十五年後,公元599年,竇氏三十,第二個兒子李世民降臨人世。
很多史書如《後唐書》等都將李世民出生時描述為“天降祥瑞”的故事,我們在此引經據典,欣賞一下。
據說,在李世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李府門外上空竟出現兩條矯健的金龍在嬉戲跳躍,它們的鱗片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彷彿在為這個新生的嬰兒歡呼祝福。三天三夜,這兩條金龍才依依不捨地騰雲駕霧而去,留下一片神秘而吉祥的氛圍。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目睹了這一奇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喜悅和敬畏。她深信這是上天賜予的吉兆,預示著她的孩子將來必定會有非凡的成就。因此,竇氏對李世民格外憐愛,視若珍寶。
龍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吉祥、力量和權力的象徵。在古代中國,龍被認為是掌管自然界的神靈,能夠帶來風調雨順,因此與皇權緊密相關。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常常自稱為“真龍天子”,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
關於李世民出生時有真龍出現之事,前文我們多次說過,這是野史、演繹等著作中常用的誇張寫法,但類似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例如,漢高祖劉邦就被傳說為龍的後代,出生時伴有龍的出現。這些故事往往被用來彰顯帝王的非凡出身和天命所歸。
在現代科學視角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