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淵欲退晉陽城,敦煌公力勸勇奪霍邑城(第3/3頁)
章節報錯
嗇封賞,以致人心盡失,我豈能效仿於他?”
李淵在攻克霍邑後,命令軍隊做了簡單休整,論功行賞,犒勞兵士。他批評了軍吏舊制關於奴僕不應與百姓同等待遇的觀點,並按照每個人的實際表現給予賞賜,同時選拔其中的青壯年,動員他們參加義軍。
考慮到穩定後方秩序的問題,李淵下令釋放了所有被俘士兵,想要加入義軍的,直接收編入伍,對於不想打仗、想要回鄉的將士,同樣賜給他們五品散官名銜放他們回去,這種戰爭時期人文關懷指導思想,讓這支義軍再次民心所向,當地百姓踴躍加入,短時間內補充了大量兵力。
李淵此時的政策和舉措,為唐朝建立後提升奴隸地位的相關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唐朝時期,法律明確規定,奴隸若遭受主人虐待,有權向官府提出申訴,甚至有望重獲自由。另外,唐朝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譬如准許奴隸透過贖身、立功等途徑擺脫奴隸身份,獲得自由。
李淵在這次攻佔霍邑斬殺宋老生的戰役中,無論是戰術佈局還是戰略眼光,都顯示出他是一位合格的指戰員、軍事家。《舊唐書》、《資治通鑑》和《大唐創業起居注》等歷史文獻對李淵攻取霍邑戰役也給出了高度評價。接下來的戰役中,李淵的戰略部署更是成為了攻陷長安城的關鍵。
然而,就在李淵即將揮師直搗長安的關鍵時刻,因另一支起義軍的崛起,而讓整個戰局瞬間變得波譎雲詭,充滿了未知的變數。
具體將要發生什麼未知的戰事,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