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唐王李淵喜得五原,宇文化及如喪家犬西進失敗攻駐東郡(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身邊,事情必然會失敗,你說該怎麼辦呢?”
趙行樞說:“宇文小兒的成與敗全在我們,廢掉他又有什麼難的!”
起初,宇文化及取得政權後,封司馬德戡為溫國公,加授光祿大夫。因為司馬德戡統領驍果軍隊已久,手握兵權,宇文化及必然對他心存猜忌。幾天後,宇文化及以軍改為由,安排驍果將領們各自統率士兵,分化驍果軍隊主力。同時把司馬德戡任命為禮部尚書,表面上看似升遷,實際上是剝奪了他的兵權,出發北歸時,曾命令司馬德戡留守江都。
被剝奪了兵權的司馬德戡也急於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沒辦法,他將所獲得的賞賜和積攢的錢財都拿來賄賂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向哥哥宇文化及求情,才讓司馬德戡率領一萬多名後軍跟隨。司馬德戡因此感到憤懣怨恨。
此時北歸大軍已出彭城。
司馬德戡、趙行樞召集舊部手下將官李本、尹正卿、宇文導師等人密謀,計劃領後軍襲擊宇文化及,另立司馬德戡為主。
他們派人前往孟海公處,尋求外部援助。
孟海公,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佔據曹州,活動於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一帶。
孟海公於大業九年(613年)在周橋聚眾起義,控制了曹、戴二州後,自稱錄事,擁有部眾三萬人。隋煬帝遇弒後,孟海公自稱“宋義王”。
隋朝時期的曹州,其地理位置大致位於今天的山東省西南部,包括現在的菏澤市及周邊地區。在隋朝,曹州原為濟陰郡,到了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時期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將濟陰郡改為曹州。
隋朝濟陰在彭城的西北方向,兩地相距約200公里。
因距離較遠,在司馬德戡、趙行樞等待孟海公的回覆時,哪知他們密謀之事被許弘仁、張愷得知,便將此事告知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聽後大驚,心說還是先下手為強吧,於是派遣其宇文士及(宇文化及的三弟)以遊獵為名,前往後軍。
司馬德戡並不知事情已經暴露,獨自出營迎接,結果被宇文化及所帶親兵抓住。宇文化及責備他說:“我們共同努力平定天下,歷經萬死。現在事情剛剛成功,正希望共同享受富貴,您為何又反叛呢?”
司馬德戡回答道:“我們殺掉昏庸的煬帝,是因為他暴虐無道,我們推舉您為首領,沒想到您比他更甚;我實在迫於形勢,才不得不如此。”
宇文化及聽後,未再言語,下令立即勒死司馬德戡,並殺死了他的十多名同黨。
宇文化及殺死司馬德戡後,率大軍向西北出發,意圖透過搶佔黎陽倉城解決糧食問題,進而攻擊東都洛陽。
前文我們講到過,黎陽倉目前由瓦崗軍佔據。李密得到探馬送來的訊息後,立即部署重兵搶佔鞏洛地區的主要戰略要地,成功阻擋了宇文化及的西進之路。
本來,宇文化及北歸的目標是重新奪回京都長安,趕跑唐王李淵。沒想到李密對自己打算在黎陽倉借點糧草的計劃過於認真了,提前部署重兵攔截。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想要北上,立即部署兵力佔據鞏義、洛口以抵抗宇文化及。並親自率領二萬步騎兵駐紮在清淇(今河南省淇縣東南),與宇文化及形成對峙。李密命兵士深挖溝、築高城牆的方式,有效抵禦了宇文化及的進攻,並在宇文化及攻倉城時,派兵牽制其後方,李密隔著淇水斥責宇文化及,歷數其弒君害民的罪行,試圖從心理上佔據優勢,李密在黎陽之戰中取得勝利,宇文化及的勢力遭受重創,無力繼續西進,只得帶著兩萬多殘兵敗將逃往東郡方向。
東郡位於司隸、冀州、青州、兗州的交界地帶,是這四州之間交通的中心,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