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該怎麼辦?”

賈閏甫回答:“蕭君就像棲息在樹上的雞,如果不知變通,對他來說,不過是明公您一刀的事。”

裴仁基聽從了他的建議,派賈閏甫去見李密請求投降。李密非常高興,任命賈閏甫為元帥府司兵參軍,兼直記室事,並讓他回去覆命,同時寫信給裴仁基表示慰問並接納他的投降。

裴仁基率軍返回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十六公里的汜水鎮內虎牢關駐紮。蕭懷靜得知裴仁基想要投誠瓦崗軍,便想要秘密上表朝廷奏報此事。裴仁基得知後,便殺了蕭懷靜,立即率領部下向李密投降。李密封裴仁基為上柱國、河東公;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因勇猛善戰,李密也封他為上柱國、絳郡公。

因隋朝名將秦叔寶先後效力於張須陀、裴仁基等將領,此時又跟隨裴仁基來到李密帳下,李密大喜過望,他知曉秦叔寶威名遠揚,戰場上以勇猛著稱,親自站起身來迎接秦叔寶。

李密拉著秦叔寶的手說道:“得將軍相助,如虎添翼,大業可期。”

秦叔寶抱拳行禮,神色淡然:“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李密隨後任命秦叔寶為驃騎將軍。李密敗亡後,秦叔寶轉投王世充,但不久後因看不慣王世允的為人,便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參與平定各地割據勢力,如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等,是李世民的重要將領,因長期征戰導致身體不堪重負,病逝於貞觀十二年(638年),圖畫與凌煙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秦叔寶與尉遲敬德被後人尊為門神,象徵著忠誠和勇敢,這一形象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隨後,李密又聽說出身官宦世家的濟州東阿(今山東東阿西南)人程咬金聚集數百人保衛鄉里,此人自幼舞槍弄棒,驍勇好鬥,行俠仗義,善待身邊之人,很有名望。透過李密的招攬,程咬金加入了瓦崗軍,被任命為驃騎將軍,並在李密的麾下取得了顯著的軍事成就。

後因李密戰敗,程咬金被俘。儘管如此,王世充對程咬金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希望他能為自己效力。歸附王世充後,程咬金不滿王世充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歸順李世民,成為李世民的重要將領。他追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參與玄武門之變,歷任多個重要軍事職位。因卓著的戰功,後圖畫與凌煙閣,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的故事和形象在後世的文化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尤其在《隋唐演義》等文學作品中被塑造成忠誠、勇敢且機智的英雄,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

自秦叔寶和程咬金加入瓦崗軍後,李密從軍隊中挑選出特別驍勇的八千人,分別隸屬於四個驃騎部隊以加強自身的防衛,號稱“內軍”,李密時常對外炫耀說:“這八千人足以抵擋百萬大軍。”

不久後,羅士信、趙仁基也都率領部眾歸附李密,李密任命他們為總管,讓他們各自統領所屬部隊。

考慮到回洛倉是隋朝東都洛陽附近的重要糧倉(回洛倉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小李村、馬坡村以西,回洛倉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極具價值的大型糧倉遺址。作為隋朝的國家糧倉,回洛倉的主要功能是為洛陽城內的皇室和百姓供應糧食,是隋唐大運河沿線重要的糧倉之一),對維持洛陽的糧食供應至關重要。李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果斷地派遣了麾下猛將裴仁基以及悍將孟讓,統率著多達兩萬餘人的精銳之師,氣勢洶洶地向著回洛倉進發。

這支部隊猶如猛虎下山一般,銳不可當。

裴仁基與孟讓二人緊密配合,指揮若定。他們巧妙地運用戰術,迅速突破了回洛倉的防線,並一舉將其攻陷。隨後,他們又一鼓作氣,焚燬了天津橋(此天津橋與天津市無關,而是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重要遺蹟),使得敵軍的增援道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