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軍事防務工作。這個職位通常由位高權重的將領或官員擔任,以確保該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隋煬帝楊廣的手段在此時可見一斑,不管李淵勝與不勝,都難逃其掌控,只要形勢有變,楊廣自是可以輕鬆拿捏,立即取消河東撫慰大使這一職位,讓李淵重新回到解放前。

根據歷史記載,在攻打母端兒(毋端兒)的戰役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有哪些將士跟隨他出戰,李淵親自帶領十餘騎衝鋒陷陣,然而,正是這股精悍的力量,在李淵的率領下,取得了對母端兒起義軍的決定性勝利。

另一方面,我們從此次軍事行動和當時的政治背景中推測,李淵受皇帝旨意來此擔任河東撫慰大使,當地隋軍將領或地方勢力多少會給點面子,派出兵馬以示支援。

但當時正值隋末,亂局之下的隋朝軍隊並不團結,各懷心思,若沒有太大的利益,也只會在一旁助陣。何況楊廣不喜歡李淵的事情人盡皆知,這些旁觀助陣的隋軍頂多看到李淵部隊有了勝算,才勉強下場意思一下,收拾殘局,順便再撈些好處。

李淵也是明白人,既然大獲全勝,自然要及時向朝廷彙報軍情戰果,也好讓手下弟兄們論功請賞。李淵親自撰寫了戰報,並附上了詳細的戰況圖表和戰功名單。他派遣心腹快馬加鞭,將戰報送往朝廷,以供隋煬帝審閱,證明自己的忠心未變。

至於楊廣對李淵的勝利以及表達的忠心能否看到眼裡,就此放下對李淵的猜忌和芥蒂,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