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叔德官復原職失良機,劉元慶智取離宮佔先機(第2/5頁)
章節報錯
圍中繼續交談著關乎邊境局勢與朝廷意向的話題,而李淵心中卻也在盤算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對自己未來的影響。
隨後,為了表達對朝廷的尊重和對使者的禮遇,他不僅熱情款待了先後到來的兩位使臣,還在他們離行前贈送了豐厚的財物作為禮物。
此刻,李淵因官復原職,不得不重新思量起兵反隋之事。李淵再次改變起兵計劃,並非是因為得了楊廣的恩惠,就對這位已經心生殺意的親戚又心懷感激、心慈手軟了。真正的原因是,李世民所派的親信尚未把他的家眷接到身邊。
而楊廣此時赦免李淵之罪,難道就是心慈手軟了嗎?當然不是。據筆者分析,這可能是楊廣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選擇。
楊廣大概考慮到,讓李淵官復原職能夠緩和兩人之間緊張的關係,從而避免“狗急跳牆”引發更大的衝突。另外,河東地區是隋朝的重要軍事基地,李淵官復原職有助於穩定該地區的局勢,防止因內部矛盾而導致更大的動盪。況且,此時的李淵掌管著潼關以西包括天水郡、隴西郡在內的十三郡的大軍,要是逼迫李淵造反,那可就麻煩大了。
李淵送別使臣之後,決定邀請大理司直夏侯端擔任自己的副手。
說起這位夏侯端,那可真是來頭不小,壽州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人,是夏詳之孫,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天賦,對於天文占候以及相術等領域有著極為深入的研究與造詣。
當李淵找到夏侯端交談時,夏侯端凝視著李淵,神色凝重地說道:“如今這天下局勢動盪不安,隋朝皇位搖搖欲墜,我觀天象,帝王星座更是如風雨中的孤舟般搖擺不定。而此時,參星所處的方位恰好迎來了難得一見的上好年份,依我多年來的觀測經驗推斷,必定會有一位真命天子在這片土地之上崛起。除了您之外,又怎能作他人想?再者,當今聖上生性多疑且手段殘忍,尤其是對那些姓李之人充滿猜忌與忌憚。君不見那李金才(李渾)已然慘遭殺害,倘若您再不思變,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當前危機,恐怕下一個遭殃的便是您了啊!”
李淵默默地聽著夏侯端這番話,心中暗自思忖,未置可否。此後不久,李淵奉命留守晉陽,就在這時,鷹揚府司馬太許世緒找到了他,並苦口婆心地勸說道:“大人吶,您的姓氏可是在諸多圖讖之中皆有明確記載的,就連您的名字都與民間流傳的歌謠預言相互契合。更為重要的是,您手中掌控著太原、雁門、馬邑、樓煩、西河這五個至關重要的郡所組成的強大兵力。此五郡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險要。若您趁勢而起,果斷起兵舉義,那麼成就帝王霸業必將指日可待;反之,若是您一味地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怕那滅亡之災禍轉眼之間便會降臨到您的頭上。所以,還望大人能夠慎重思量此事,切莫錯失良機啊!”
而此時,前太子左勳衛唐憲與其弟唐儉亦是前來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李淵起兵反隋。
只見唐儉拱手作揖,一臉鄭重地對李淵說道:“大人啊,如今您在北方廣納戎狄之眾,於南方又招攬各路豪傑之士。如此行事,必能一舉奪得天下!此乃昔日商湯與周武王成就霸業之法呀。”
李淵微微搖頭,謙遜地回應道:“商湯和周武王皆是千古明君,其雄才大略、豐功偉績,吾豈敢與之相較?就個人而言,我不過是想求得自保罷了;若論及公義,也是希望能夠拯救這亂世之中混亂不堪的局面而已。至於起兵之事,還需從長計議。賢弟你暫且好生珍重自身,待我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吧。”
且說這唐憲,乃是唐邕之孫。唐家世代為官,聲名遠揚。此次兄弟二人勸李淵起兵,實乃看中其非凡之才能與威望,欲助其一臂之力,共創一番驚天動地之偉業。
然而,李淵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故而未輕易應允。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