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從古至今利益面前敵我不分,有共同利益,死敵亦能化密友(第5/10頁)
章節報錯
,各有所主”,這表明在漢代,人們已經開始將“七政”與北斗七星聯絡起來。
因此,“七政”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其含義不僅僅侷限於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還包括了其他天文學和哲學上的意義。
在古代觀念中,這五星的執行被認為與天下的氣運息息相關。它們的位置、執行軌跡等被認為是上天意志的體現,影響著世間的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發展。
在此份詔書中,皇泰主楊侗為了籠絡李密,而引用了神聖的“七政”之說。由於這種說辭的特殊重要性,意志此刻需要有李密這樣的賢能之士,以順應天意,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李密閱畢,心中暗忖:“如今這天下,猶如一盤紛亂的棋局,群雄並起,猶如群狼環伺。各方勢力在暗地裡虎視眈眈,都企圖在這亂世中分得一杯羹。皇泰主此時賜詔,莫非是盼我能出山,助力他穩固江山,蕩平這割據紛爭之亂象?只是我如今兵力尚有限的,若全力北伐,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然而,這或許也是我擴充實力的一個絕佳機會。倘若能得到皇泰主的支援,我便可在這亂世中嶄露頭角,進而壯大自己的勢力。”
思忖片刻,李密緩緩起身,整衣端帽,面向北方恭敬行禮,而後應道:“多謝皇泰主賜詔,臣定當權衡局勢,全力以赴,勉力為之。”
筆者認為,李密此時的行為有些裝腔作勢的行為,其心思,很可能有做給皇泰主楊侗使者看的成分,這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利益考量。
首先是局勢使然。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天下,互相攻伐,局勢極為複雜。李密作為一方割據勢力的首領,需要在這種亂世中尋找發展壯大自己的機會。皇泰主楊侗雖然名義上還是隋朝的皇帝,但他也面臨著諸多困境,需要藉助李密等地方勢力的力量來穩固局勢。這種道理,李密自是一目瞭然。
所以,此刻的李密心中自有自己的“小算盤”,藉助詔書擴充實力不妨是個上上策。皇泰主賜下詔書,賦予李密匡佐七政、指揮北伐的使命,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李密提供了合法性和號召力。李密深知,雖然當前自己的兵力有限,但如果能利用皇泰主的支援,在形式上建立起與皇泰主政權的聯絡,便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陣營,擴充自己的勢力。因此,他表現出對皇泰主詔書的重視,也是為了讓使者相信,他願意為皇泰主的江山效力,從而獲得更多的支援與信任。
在戰略考量方面,李密明白,要在亂世中立足並發展壯大,離不開政治上的正統性。皇泰主雖勢弱,但仍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接受皇泰主的詔書,向使者和天下人表明自己響應朝廷號召,有助於塑造自己在眾人眼中的正統形象,為日後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贏得更多的政治資本。
尤其是對於宇文化及等敵手來講,在當時的局勢下,李密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威脅。他需要巧妙地應對這些威脅,以達到儲存自己、發展自己的目的。對宇文化及等人,李密需要展現出一種與皇泰主合作的姿態,讓他們不敢輕視自己。李密看似誠懇回應皇泰主詔書,向使者承諾全力以赴,是為了製造一種假象,讓宇文化及等人誤以為他得到了皇泰主的大力支援,勢力穩定且強大,從而不敢輕易對他發動進攻。
另外,在穩定李密統領的瓦崗軍內部局勢的需要方面分析,李密陣營內部也需要一個統一的目標和方向來凝聚人心。透過表現出對皇泰主詔書的尊重和響應,李密可以向自己的將士們傳達一種資訊:他的事業是正統的,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從而激勵將士們的鬥志,維護內部的穩定和團結,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基礎。
由此可見,李密此時可能還在觀望局勢的發展,尚未確定自己最終的歸宿。他需要在皇泰主和敵人、盟友之間尋找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