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女子竟是隋煬帝的妃子!

在古代社會,與皇帝的女人私通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一旦此事被傳了出去,李淵必將遭受滅頂之災,甚至還可能牽連到整個家族。想到這裡,李淵面色蒼白,渾身顫抖不止,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在得知侍寢宮女身份後,李淵簡單整理衣冠,慌忙向宮外走去,唯恐被他人所見。

李淵剛走出宮門,便看到了在此等候的裴寂。李淵也不停步,邊走邊對緊跟身後的裴寂抱怨道:“你這小子啊,可把我害慘了,這不要了我的老命嗎!”

李淵已五十有二,裴寂四十有五,兩人因長期黏在一起,關係緊密,說起話來不分你我。

裴寂聽後,快步向前與李淵並排而行,說道:“淵兄,你怎麼看也不像膽小之人啊,以你現在的實力和地位,別說是得了兩個宮人美婦,就是得了整個天下又有何不可呢?”

李淵一驚,趕忙收住腳步,四處看看,還好未見他人。低語道:“你小子不要命了,我們都是朝廷臣子,說出這叛逆之言,若讓旁人聽到,那可是要被殺頭的!”

裴寂態度變得誠懇,說道:“留守大人,您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啊。目前,楊廣昏庸且無能,民眾生活困苦,中原地區群雄並起,競爭激烈,連晉陽城外也即將成為戰場。唐公您現在可是握有兵權,掌握著強大的軍隊,您的二公子李世民廣交天下英雄,也早有起兵之意。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時機起兵,安撫受苦的百姓,推翻這殘暴的楊廣,定鼎中原,開國立朝!”

李淵低聲回應道:“我李家世代受到國家的恩惠,不敢有背叛之念。”

說完,撇下裴寂,快速離宮而去。

前文我們曾分析過,李淵其實已有反隋之心,但他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能成為一國之君的人,他的城府可不是一般的深。

從本作開始到現在,我們在文中可以感受到,李淵的性格特點是謹言慎行、深思熟慮、善於隱忍的,他始終胸懷大志,若遇可靠時機,必會果斷行動。

而且他不但善於識人,還善於用人,如果單憑裴寂簡單幾句話,就讓李淵表露出內心想法,那就不是一朝開國之君了。再加上當時的局勢錯綜複雜,關係網路縱橫交錯,人與人之間更是風譎雲詭,李淵身邊不知被安插了多少隋煬帝的耳目,稍有不慎,將會滿盤皆輸。

李淵明白,此時所面對的壓力和誘惑,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和隱忍不發才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裴寂透過設計,讓李淵睡了楊廣兩名妃子的“緋聞”,在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記載,不同的觀點和解釋。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緋聞”只不過是演繹故事書籍杜撰出來的。因此在評價這一歷史事件時,建議結合多方資料,以獲得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理解,讓歷史真相更能真實地呈現在後人面前。

不管怎麼說,這個“緋聞”,無論真假,都如同一把雙刃劍,為李淵的起兵提供了一個饒有趣味的視角;亦不管此事是否確鑿無疑,它著實成為了李淵舉旗造反的一個原點和動力。

正所謂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而李淵這個未能跨越的“美人關”,竟是被自己的兒子和最親密的朋友精心設計的。唐朝歷史中的諸多事件大抵如此,毫無徵兆,變幻莫測。不過,這“美人計”對李淵而言,卻並非禍事,自此,將他推上了起兵反隋做皇帝的艱辛之路。

至於李淵是否會因這個“緋聞”而起兵自保,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