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當然,他是不會忘記那些自晉城起兵,一路陪伴他出生入死、歷經艱險、共同奮鬥並最終成功入駐長安的親戚與老弟兄們。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李淵與裴寂等人共同草擬了詳盡的人事任免命令。儘管尚不清楚這些命令是否已得到新皇帝楊侑的審閱,但他依然果斷地蓋上大印,並在朝堂上當眾宣佈了這些重要的任免決定。

李建成被立為唐國世子。

李世民被封為京兆尹,並改封秦國公。

李元吉被封為齊國公。

接下來是裴寂,除了李淵的兒子們之外,裴寂的名字被放在人事任免名單的首位。李淵後來曾對裴寂說:“我能有今日,都是您的功勞。”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

裴寂被任命為長史,負責協助李淵處理地方的行政事務,監督和管理地方的財政、司法、軍事等方面的工作。

劉文靜作為起義的重要策劃者和執行者,任命為司馬(在唐朝,司馬的地位非常高,他們通常是皇帝的親信和心腹,具有極高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投靠而來的隋朝宮廷前考功郎中竇威補任大丞相府司錄參軍,參與制定朝廷典制。

前尚書左丞李綱被任命為相府司錄。

殷開山主動獻城歸附,被任命為大將軍府掾,成為李淵的得力助手。

李淵在大丞相府任命了眾多親信和功臣,以此強化自身的統治實力。他藉助這些親信與功臣的輔佐,並且重用那些投靠而來的隋朝官員名仕,從而穩定了人心。憑藉這些舉措,李淵成功鞏固了自己的權力,為下一步稱帝奠定了堅實根基。

唐公李淵成功進駐長安城,升級為位高權重的唐王,分封功臣名將,那麼他會安於現狀、固步不前嗎?我們的高祖李淵絕對不會在此時止步。

那麼接下來的歷史車輪會朝著什麼方向前行呢?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