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隋煬帝楊廣原來是創辦“相親大會”的鼻祖(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淵晉陽起義兵至龍門,正好滿滿一個月,可謂是混的風生水起,他一門心思地操持著自己的義軍隊伍,如同精心培育幼苗般,將其經營得蒸蒸日上、有聲有色。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他的每一個決策、每一次佈局都像是精準的棋局落子,讓義軍不斷地發展壯大。
那麼,在這隋朝末年混亂的天下,李淵周邊的局勢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們不妨先把目光投向隋煬帝楊廣所在的那一方極樂天地。
此時已進入公元617年九月,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大業末年,江都城看似還是隋煬帝楊廣的歌舞昇平之所,但實則暗潮洶湧。江都的驍果軍士,本應是守衛皇帝安全的精銳力量,可如今卻人心惶惶,有不少人紛紛逃走。
驍果軍是隋朝末年一支著名的軍隊,主要由關中地區的府兵組成。這些府兵往往是經過選拔的身強體壯、武藝相對出眾者。他們在隋朝前期是府兵制下的精銳力量,平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應召出征,類似於今天的武警部隊。
隋煬帝時期,為了加強軍事力量,尤其是在他大規模對外戰爭(如對高句麗的戰爭)和國內動盪局勢下維持統治秩序,對這支部隊進行了重新整頓和強化,使其成為直接隸屬於朝廷的重要軍事力量。
作為精銳部隊,驍果軍裝備較好。他們配備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如精製的弓弩,射程遠且精度較高;鎧甲的製作也較為精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敵方的攻擊,無論是冷兵器還是當時可能遇到的簡易火器(如隋末偶爾出現的簡易火藥武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在隋末農民起義初期,驍果軍被派往各地鎮壓起義軍。例如在一些地區的農民起義剛剛興起時,驍果軍的出現往往能夠給起義軍帶來較大的壓力。他們憑藉自身的戰鬥力和裝備優勢,在區域性戰鬥中取得了一些勝利,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起義軍的蔓延速度。
隨著隋朝統治的進一步瓦解,驍果軍內部也出現了分化。一些士兵受到各地起義軍的影響,開始動搖對隋朝的忠誠。而且由於長期征戰和隋煬帝統治後期的種種弊端(如糧草供應不足、士兵待遇下降等),驍果軍內部矛盾逐漸激化。部分驍果軍士兵甚至參與到反隋的活動中,成為隋朝末年混亂局勢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迷宮內,日日荒淫無度,尋歡作樂,不問世事。此時忽然聽說自己的直屬部隊出現了大量逃兵,這可把他急壞了。
楊廣在那金碧輝煌卻又透著一股子衰敗氣息的宮殿之中,眉頭緊皺,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不得不向足智多謀、一肚子壞水的裴矩問計。
裴矩眼珠一轉,不緊不慢地說:“陛下呀,您想啊,這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尤其在戰場上走南闖北的軍士們,遠離家鄉。他們身邊要是沒個溫柔可人的女子相伴,就像那沒油的燈盞,遲早是要熄火的,哪能長久地待在一個地方呢?不如咱們就順了他們的心意,在江都這兒讓他們都能成家立業,這樣軍心就穩了。”
隋煬帝一聽,覺得似乎有些道理,他那原本焦慮的臉上竟浮現出一絲放縱的神色,彷彿只要解決了這個事兒,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這君臣二人可真是臭味相同,一拍即合。
於是,在這個本應秋高氣爽的九月份,卻被隋煬帝的這一決定攪得有些荒誕,一場奇特的“相親大會”拉開了帷幕。
江都境內不管是年老色衰的寡婦,還是滿臉羞澀的處女,都被轟隆隆地召集在宮內廣場上。那些可憐的女子們就像待宰的羔羊,戰戰兢兢,卻又無力反抗。
楊廣給驍果軍士兵在江都找物件這事兒,那場面,簡直就和當今網紅王乾孃在開封搞的相親大會如出一轍,如同穿越了時空,楊廣可謂是籌辦“相親大會”的鼻祖!
那些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