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神秘相師之讖語點燃改姓易代之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工事,使弘化成為一處堅固的軍事據點。同時,他著手整頓軍紀,提升士兵的戰鬥力與紀律性,讓弘化的守軍成為了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隊伍,而這支隊伍對他日後起兵獲勝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此外,李淵重視與周邊勢力關係的發展和維護,如果生逢當今新時代,他絕對會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官。李淵藉助聯姻、結盟等手段,鞏固了與周邊部落和當朝權貴勢力的友好關係,為弘化營造出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些舉措不但確保了弘化的安全,也為他日後起兵反隋提供了有力的後方支援。
他還運用各種方法拉攏關隴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像竇毅(李淵岳父)、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這些人在李淵後來起兵反隋時發揮了關鍵作用。
竇毅,字天武,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市秦都區平陵鄉)人,出身代北竇氏。深沉有氣度,事親以孝聞。北魏時期,起家員外散騎侍郎,隨孝武帝西遷,受封奉高縣子。隋朝開皇初年,拜定州總管,累居藩鎮,鹹得民和。唐開皇二年(582年),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追贈大將軍、都督襄郢等六州軍事、襄州總管,諡號為肅。
長孫順德是唐朝初期的名將,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原為隋朝右勳衛,後因逃避高句麗戰役,投靠唐國公李淵,配合劉弘基負責募兵。李淵在晉陽起兵後,長孫順德被任命為統軍,參與了平定霍邑、攻破臨汾、生擒屈突通等重要戰役,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弘基,雍州池陽(今陝西省涇陽縣)人,是唐朝初年的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出身於官宦家庭,父親劉升是隋朝河州刺史。他年輕時放蕩不羈,喜歡結交俠客,不事生產,後因家貧入伍,當了逃兵入獄。出獄後,他投奔太原留守李淵,並與李世民結下深厚友誼。在李淵起兵反隋的過程中,劉弘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參與了攻克長安的戰鬥,並在隨後的征戰中屢立戰功,包括擊敗薛舉、宋金剛和劉黑闥等。貞觀年間,劉弘基因年老請求致仕,但仍被任命為輔國大將軍。唐太宗親征遼東時,再次起用他為前軍大總管。劉弘基於永徽元年(650年)病逝,享年六十九歲。
古語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留守弘化的李淵為了不再重蹈覆轍,避免被楊廣“明升暗降”,透過利用真金白銀,時不時賄賂一下楊廣身邊的近臣和宮人,讓這些人在“糖衣炮彈”的誘惑下為他服務,時常在隋煬帝楊廣身邊吹吹耳邊風,盡些美言,讓楊廣對他是又愛又恨。
隋煬帝楊廣對他的這位親戚,是時而生疑,時而信任,始終未能下定決心除掉李淵,這為李淵起兵備戰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保障。
那麼,這糖衣炮彈的威力又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呢?我們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