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西河得勝顯軍威,李淵拜將封侯立威名(第2/8頁)
章節報錯
難以成軍;二來可能會讓其他士兵覺得,犯錯只要口說幾句道歉就過去了,沒有敬畏之心。臣建議,可設下較為輕緩但不容違背的懲戒措施,比如罰做更重的雜役之類的,只是點到為止,既能起到警示作用,又不會太過傷了士兵對殿下的敬重。”
兄弟兩人聽後,沉思片刻,李世民道:“溫將軍的話有理。我們定是要讓士兵明白軍紀的嚴肅性,同時也要維護我們兄弟治軍的寬容仁善。”
李建成點頭稱是,於是便制定軍規,安排行軍將領傳達下去。
正因如此,士兵們對李家兩位將軍仁義之心的深受感動同時透過作風紀律學習,也都感受到這支軍隊的紀律嚴明,對兩位將領更是心悅誠服。行軍途中的百姓們聽聞此事後,亦是紛紛拍手稱讚,心中歡喜不已,時常主動給義軍送來吃的、用的,極得民心。
他們一路上廣施恩德,行軍非常順利,真可謂得了軍心又得民心,所經之處,百姓們心服口服,還有俠義之士紛紛投誠加入義軍。
就這樣,這支紀律嚴明、深得民心的隊伍一路高歌猛進。晉陽城距西河約60公里,義軍不足兩日便抵達了西河城下。
當李建成兄弟帶領的義軍兵臨城下之時,並未下令立即攻城。
溫大有站在營帳之中,看著地圖,上面標記著即將攻打的城池的位置。溫大有言道:“李將軍,此次兵臨城下,咱們的策略甚是關鍵。”
李建成:“溫大人,目前我們還未直接攻城,只是先派人去喊話,告訴城中人願意投降歸附的可得生路,百姓若想歸家進城也放行。”
李世民點頭補充道:“我們義軍是為了解救百姓與苦難,我們不能濫殺無辜,這城若能以善舉收服,也可減少傷亡。”
溫大有建議道:“殿下仁善,此乃大善之舉。不過我以為,在喊話之時,還需多強調宣傳一些我軍的正義性。比如告知城內百姓此次起兵乃是為天下蒼生謀福祉,對抗那昏庸殘暴之輩,讓城中人從心底認同我軍。”
溫大有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兩位將軍,我們雖說要放百姓歸城,但需防範有些城中守軍藉此機會讓老弱殘兵扮作百姓混出城來,甚至偷襲我軍。”
李建成一驚,道:“溫將軍提醒得甚是。那依將軍之見,我們當如何防範?”
溫大有接著說道:“殿下可在城門外設下幾處觀察哨位,仔細甄別出城之人。對於出城百姓可先安置在特定區域,待查清楚後放行。對於可疑之人則先扣押,審問明確後再做處理。同時,在喊話內容裡可說明我們對城中百姓和守軍的態度區別,明確表示只對負隅頑抗者嚴懲,而對於無辜百姓和真心歸降的守軍絕不加害。”
李世民問溫大有道:“將軍此策周全。還有個問題煩請溫大人指點一下,我等對於那些出來歸附的將領和士兵,也應有個定例。是直接收編,還是要篩選一二?”
溫大有答道:“將軍考慮及是,對於前來歸附之人,可先進行一番排查,確保他們沒有與城中守軍暗通款曲。而後對於那些青壯有力、品德尚佳者可先收編入伍,對於一般計程車兵則根據實際需求安排崗位。並且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厚待遇,讓他們儘快感受到我軍的包容和大度,好生為我軍效力。”
李建成欣慰地說:“溫將軍考慮得周全細緻,這些建議對我們收服此城大有裨益啊。”
於是,李家兄弟先行命人向城中喊話,但凡有人想要出城投降或是歸附的,義軍將讓出生路,城外有百姓想要歸家進城的,也任由他們自由出入。
然而,郡丞高德儒卻緊閉城門,妄圖負隅頑抗,阻攔義軍的進攻。
六月八日,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身先士卒,親自越池攀城,這使得將士們大受鼓舞,勇猛衝鋒、英勇出擊。
彼時,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