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的使臣抵達太原之時,在諸如《說唐傳》、《忠義響馬傳》、《興唐傳》等隋唐小說裡,還提及了一個傳奇人物此刻也身處太原城內,他就是演義小說書籍中經常提及的宇文成都。

不過,宇文成都這個人物只是眾多隋唐歷史演義裡虛構出來的,並非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在這些演義小說當中,宇文成都被設定為宇文化及之子,被讚譽為隋唐第二條好漢,在小說裡還被隋煬帝封為天保大將軍。

按照小說演義的情節,此時的宇文成都受宇文化及指派來到太原,以“皇上選美”張榜為由,前去探查李淵的情況。 雖然宇文成都並非歷史人物,但他的人物形象有可能是在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承基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宇文成都的形象在文學作品裡深入人心,他的故事與形象對後世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隋唐系列的小說以及電視劇當中,他的形象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演繹。

澇詿慫檔接釵幕及父子,我們不妨簡單介紹一下。宇文化及生於公元569年,卒於619年,他生於北周,是隋朝的大臣與將領。宇文化及出身權貴家庭,他的父親宇文述為隋朝大將軍。憑藉其父的權勢,宇文化及成為隋煬帝楊廣的親信,並且逐漸把控了朝政大權。宇文化及謀害隋煬帝后,自立為大丞相,而後稱帝,國號為“許”,年號“天壽”。

後來宇文化及在率軍北歸期間被李密打敗,退至魏縣後自立為帝。宇文化及稱帝后,封宇文承基為太子,命宇文承趾擔任禁衛軍將領。不久,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隨宇文化及一同被竇建德起義軍擒獲並處死,他們的首級被送到突厥義成公主處,在虜庭示眾,算是為殺害隋煬帝出了一口惡氣。

再說李淵這邊,他把使臣安頓好之後,便和李世民、裴寂等人繼續暗中籌劃起兵之事。他們計劃起兵時於祭旗儀式上誅殺欽差使者,而後即刻率軍宣佈起義。可是,就在他們快要行動的時候,江都那邊忽然傳來一道赦免聖旨。聖旨明確指示讓李淵繼續擔任原來的職位,依舊負責抵禦北方突厥的入侵,同時任命他為河東地區的討捕使,負責該地區的治安和犯罪打擊工作,以立功的方式來彌補戰敗的過錯。

得知這一訊息後,李淵這才親自出面接見了使臣。李淵雙手接過赦免詔書,恭敬地彎腰行禮:“有勞使臣大人千里而來,下官在此拜過,以示感激。”

使臣忙雙手攙扶,急忙說道“李大人,陛下聖恩浩蕩,還望大人莫要辜負陛下的美意,全心守土衛邊。”

李淵接過詔書,而後微笑著看向使臣:“多謝大人傳旨,本官對陛下的旨意銘記於心。只是這突厥屢屢犯邊,實乃我心腹大患,不知朝廷可還有其他策略助我等抵禦?”

使臣直起身來,恭敬地回答:“李大人,陛下已調遣各地兵馬有增援北方之意,且糧草輜重也正在籌備之中,大人只需堅守崗位,定能建功立業。”

李淵捋了捋鬍鬚,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但又很快隱去:“大人,本官在太原已久,深知突厥狡詐,那可不是光靠增兵就能輕易應對的。”

使臣趕忙說道:“李大人久鎮邊地,經驗豐富,想必陛下也是看重這一點。大人只需按陛下旨意行事,升遷之事自是少不了大人。”

李淵輕輕嘆了口氣,應道:“本官一心只為大唐社稷,只要能保邊境安寧,官職高低並未放在心上。只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將士們久戰疲憊,還需公公回宮覆命時,在陛下跟前美言幾句。”

使臣忙不迭地點頭:“大人放心,大人一心為國,下官定如實回稟陛下。”

李淵又熱情地請使臣坐下,命人換上新鮮的茶點:“大人一路辛勞,且在府中稍作休息。這茶點是本地特色,還請您品嚐。”

使臣欣然受之,兩人在看似和諧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