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竇建德巧勝薛世雄,隋官投誠唐公背後的智謀與人情較量(第2/3頁)
章節報錯
遇到的盜賊可以隨意誅殺”,於是薛世雄命令軍隊在河間郡城南約七里的七里井(地名)駐紮下來,準備先拿竇建德小試牛刀。
誰知竇建德設下疑兵之計,命令士兵們假意感到恐慌,裝出懼怕隋軍的假象,棄城向南逃走,對外聲稱要前往豆子簗。隋朝豆子簗(又稱豆子崗)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格謙的根據地,位於今山東省惠民縣境內。
薛世雄認為竇建德是因為害怕自己才撤退的,因此安營紮寨時沒有采取嚴密的防備措施,也未派人去打探竇建德退兵的虛實。
竇建德在距離薛世雄營地有一百四十里紮好營寨,計劃返回襲擊薛世雄。
竇建德在深夜挑選了二百八十名敢死隊員先行出發,命令其餘部隊隨後跟進。
竇建德和他計程車兵們約定說:“此次行動,全憑天意。如果夜晚到達他們的營地,便發動迅猛攻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若是天亮了還未到達,我們就審時度勢,先假意投降他們,再尋機而動。”
在距離七里井一里的地方,夜色漸漸褪去,黎明即將到來。竇建德抬眼望去,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可他的大部隊還未跟上。
竇建德眉頭微皺,心說:“真是天不作美,這沒到達薛世雄的營地,天光即亮,只得依計考慮先去投降,再從長計議吧。”
哪知,就在這一瞬間,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霧,濃厚得人和人近在咫尺都看不見方的身影,竇建德高興地說:“真是天助我也!”
說時遲那時快,竇建德毫不猶豫地率領著他的二百八十名精銳勇士,如同一群猛虎下山一般,衝入薛世雄的營地,見人就砍,見人就殺。
薛世雄計程車兵們有的正在睡夢中,有的剛剛起身,毫無防備,一時間營地內大亂。士兵們驚恐地呼喊著,紛紛手忙腳亂地翻越柵欄想要逃跑,可是混亂之中,互相的踐踏,傷的傷,死的死,沒等竇建德計程車兵砍殺,就已一命嗚呼。
薛世雄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醒,他試圖整頓軍隊,大聲呼喊著指揮,可在這混亂的局面下,他的喊聲如同石沉大海、杳無聲息。
眼瞅著竇建德計程車兵在營中肆意砍殺,己方士兵紛紛倒在刀下,毫無還手之力,薛世雄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只能帶著幾十名親信好不容易闖出一條生路,倉皇逃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薛世雄到達涿郡後,因一生英勇之名卻敗於農民起義軍,所帶三萬精兵幾近全軍覆沒,連氣帶恨突發重病,沒過幾日,薛世雄在涿郡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竇建德不費吹灰之力擊殺隋軍精銳三萬,威名遠揚,不少志士前來投靠,他站在河間城城頭,望著那城垣,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自己的勢力又向著更大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李淵聽得探馬驛卒報告後方戰況後,得知隋將薛世雄的軍隊還未見到李密的身影,便被竇建德起義軍打敗狼狽逃跑,心中也有所安,畢竟李密還算盟友,只要他李密還在洛東牽制隋軍,那麼太原郡根據地便會相安無事,自己南下關中暫時也會無後顧之憂。
隨後,李淵率軍繼續南下,進攻絳郡。
絳郡位於山西省南部,在臨汾盆地的西南邊緣,橫跨臨汾、運城兩市,其地理位置是今天的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絳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鼓樂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中國果菜十強縣。這裡的小手工業發達,交通便利,民間有“七十二行樣樣有”、“水旱碼頭,交通樞紐”和“南絳北代”的讚譽。其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對理解山西省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絳郡郡守陳叔達乃是陳高宗之子,頗具才學。
李淵大軍到達絳郡城外,陳叔達一直緊閉城門拒不投降。李淵一方面發動攻城給他製造壓力,另一方面展開招降談判。
陳叔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