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蘇禾的也知道了,他們看本縣的報紙,發現這個人上了不同縣的報紙,而且他們吃的雞蛋,竟然就是這位作者所在公社促成的合作,談合作的人正好就叫蘇禾!

凡是從供銷社裡買來的雞蛋,都知道這是一個叫蘇禾所在的大隊養出來的,也是他們與供銷社達成的合作,讓他們這些縣裡雞蛋供應充足。

報紙太長,名字太多,人倒是沒記住幾個,但是關鍵詞倒是記住了兩個!一個人投稿人蘇禾,一個是前進公社。

現在誰家裡吃個雞蛋,不知道前進公社這個名字,不知道蘇禾這個名字,他們或許沒見過蘇禾,但是他們知道上了報紙的,指定是錯不了的,吃著放心。

一時之間,蘇禾的名字,前進公社,蘇家大隊,在黑省的各個縣火了!

以至於等黑省的省報出來,竟然都是縣報之後的了,引起的水花反倒沒有這些縣報來的炸裂。

因為他們都知道了!

後來外地人問哪裡的雞蛋好?都會說一下黑省那頭的雞蛋好。那是正宗的土雞蛋啊!營養價值槓槓的,人家黑省本地的各個縣都吃!供銷社都跟著合作!

那不好能都跟著合作嗎?

此為後話。

此次報紙帶來的影響是蘇禾也沒有想到的,太出名了,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就比如說出名之後得要抓住機會,如果讓機會溜走,那就是非常大人的損失。

前進公社和下面所屬大隊的擔子將會更加重了,是挑戰也是機遇,在質量上一定要過關,因為目前全省人民都看著呢。

但是同時知名度打了出去,那麼以後前進公社的產品就更好推銷出去了。

對此前進公社一定要接住到手的熱度。

推陳出新或者把生產跟質量提上去。

“吳書記,我覺得應該趁著這個東風,加緊各個大隊的養雞廠的建設,最好在這個時候,在推出新的產品,反倒供銷社裡面賣,要不然熱度一過,就賺不到那麼多的錢了,也就換不了更多的糧食了。”

吳書記點頭,他現在手裡拿著的是各個縣供銷社的新合同,都是雞蛋的訂單,還有的跟他商量,優先給他們提供,不過吳書記沒答應。

不是不想,是真的有些捉襟見肘了,別的大隊養雞廠才剛剛建起來,雞跟雞蛋還沒出欄,現在依靠的只有蘇家大隊這一批,實在是供應不過來了。

:()六十年代之我發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