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了。”唐煥看得很開,“擠兌滙豐和討伐滙豐,是為了大家的利益;而半路劫持美國海洋銀行和英國米特蘭銀行,則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兩者能夠兼顧到如此程度,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從此以後,滙豐在香江無法再像以前那樣一手遮天了,我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只是,滙豐雖然元氣大傷,但也被你變相地推動了國際化的程序,將來不會發展起來、反受其害吧?”
唐煥不以為意地哈哈一笑,“國際化可不是一片坦途,已經放棄特權的滙豐,在香江雖然還是老大,但放到英國乃至世界範圍內來看,就是一家普通的商業銀行,能否挺過轉型期的驚濤駭浪,難以預料。”
說到這裡,唐煥眼裡閃過厲色,“就算滙豐國際化成功,那最少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將來的情況,誰能說得準呢。”
這時候,助理送過來兩份《南華早報》,並介紹道:“滙豐主席浦偉仕有重大訊息宣佈。”
“滙豐出了這麼大的亂子,這傢伙怎麼還沒有引咎辭職呢。”打趣了一句的周密,率先看了起來,隨即驚訝地說道:“大唐,你趕緊瞧瞧,滙豐還真有大舉動。”
現階段的《南華早報》,堪稱香江最具影響力的英文報紙,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滙豐就成了它的最大股東。因此,浦偉仕將其做為自己的宣傳陣地,非常自然。
但在去年11月份,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斥資8。2億港元,收購了《南華早報》的34。9%股權,並隨後完全獲得該報的控制權,於今年進行了私有化。
唐煥正為此感慨,魯伯特·默多克在美國向有線電視和好萊塢擴張,結果被自己當頭一棒地擊退後,現在他的媒體帝國,又把觸角伸到了香江,還真稱得上不是冤家不聚頭呢。
當這個唏噓被周密打斷後,唐煥連忙把目光轉向那份《南華早報》。
原來,滙豐主席浦偉仕宣佈:修訂自1865年以來無大變化的滙豐銀行條例,同時滙豐重新註冊為一家有限公司。
要知道,做為一種特權的象徵,在香江諸多上市公司當中,滙豐是唯一一個組織章程根據自己的內部銀行條例,而不是面向公眾的公司法,創辦起來的存在。
至於公司法的規定,除極少數之外,均不適用於滙豐銀行。
現在,滙豐突然自導自演了一場修章行動,實在太出乎人們的預料了。
浦偉仕對此解釋道:“歷史遺留下來的事實屬異常而不符合現代化做法,雖然滙豐持有不同看法,但不時有人認為此種做法令滙豐享有特殊或特權地位,滙豐亦同意此種情況過時而令人混淆,因此必須修例而達致現代化。”
這段話的含義,簡而言之就是:為了國際化,滙豐對自己進行了修憲,好符合通行的公司法的各種規定。(未完待續。)
第0780章 聽說你六歲就會玩股票
明天早上發全文。已經開啟本章節的起_點或q_q手機客戶端,到時候可以在目錄介面長按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
……
對於這個問題,唐煥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稍微思索了一下。蓋因李福兆惹上的麻煩,只能形容為,裡面的水太深。
必須指出一點,李福兆可不屬於什麼白手起家的草根,他出身自殖民地時代四大香江望族之一的李石朋家族,是其中的第三代。
這個始興於19世紀90年代的老牌華人家族,傳承到現在的第四代,依然十分活躍,在香江政經兩界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被形容為香江的“洛克菲勒家族”。
李石朋家族之所以能夠如此長盛不衰,得益於深恐“君子之澤,兩世而竭”的第二代家族掌門人、參與創辦了東亞銀行的李冠春,所打造的鼓勵代代英才輩出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