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
他是想在走之前為局裡多做點事,準備把去報到前這十五天時間利用起來,毛遂自薦當老師,親自組織強化培訓。
張局、袁政委、石局、姜局和吉主任很感動,何況不為部下考慮的領導不是好領導,近百個事業編和地方編民警任勞任怨幹那麼多年,只要有一點機會、有一線希望就應該幫人家解決編制問題。
“小韓,這麼說你早有準備。”
“不怕各位領導笑話,我一樣打過小算盤,分局有事業編、地方編和職工,從去年10月份我就開始組織他們學習。託公開招考試點地區的朋友收集好多資料,甚至跟準備高考一樣猜過不少題。”
韓博不無尷尬的笑了笑,接著道:“結果計劃不如變化,單曉俊和高亞麗調走,王燕、陳勐和安小勇的編制問題局裡幫著解決了,只剩下今年剛調過去的吳永亮和小顏兩個同志。我感覺那些傳言不是空穴來風,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局裡完全可以把這個機會利用上。”
人員編制只減不增,越卡越緊。
其他政府組成部門人少事一樣少,能爭取到最好,爭取不到拉倒。
公安局不行,改革開放,流動人口越來越多,治安形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不再是一個公安特派員能管一個鄉鎮的時代。
警力不足,只能招人,把人招過來卻解決不了編制,甚至同工不同酬。
張局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沉吟道:“政委,老吉,小韓說得對,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雖然組織編制沒解決的年輕同志參加培訓,他們將來有可能會考到其它單位去,但我們至少能給人家一個交代。
他們考走之後留下的人員缺口想辦法再招,招進來的人編制問題將來怎麼解決將來再說。總之,能解決一個是一個,能解決一批是一批。對我們就是麻煩一點,對人家來說卻是一輩子,我們至少能問心無愧。”
公安局“臨時工”最多,想提振隊伍士氣必須給人家一個盼頭。
袁政委點點頭,敲著桌子說:“只要夠報名條件的就讓他們脫產培訓。不夠報名條件的我們實在無能為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事業編制。”
吉主任不愧為管人的,脫口而出道:“35週歲以下,中專以上學,城鎮戶口,身體健康……符合這些條件的不算多,不到30個。”
“下通知,趁小韓在,讓他們學點東西。”
正說著,良莊分局教導員陳興國、副局長劉旭二人到了,站在局長辦公室門口喊報告。
“進來。”
“是!”
命令來1點前來開會,火急火燎趕到局裡,會議室空空蕩蕩的一個人沒有。值班民警讓直接來局長辦公室,領導全在,韓博也在,陳興國更煳塗了。
“老陳,劉旭,有件事向你們通報一下……”
袁政委簡單介紹完韓博要去進修的事,張局接過話茬,一臉嚴肅說:“韓博同志的職務暫時不作調整,但具體工作需要你們去幹。鑑於時間比較急,韓博同志去報到前局裡還有一些其它事,專門讓你們來一趟,對分局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下安排。”
說走就走,這個訊息太突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麼多人參加打擊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的行動,幾乎全被兄弟市縣公安局挖走了。負責具體偵辦的人,又怎麼可能留在良莊繼續擔任有名無實的局長。
陳興國打心眼裡為韓博高興,下意識看了一眼,笑道:“張局,政委,我們堅決服從命令,服從局黨委安排。”
“韓博同志,你最瞭解情況,你安排。”
領導這是生怕自己不放心,想以這種方式給一顆定心丸。
韓博很是感激,咬了咬嘴唇,故作鎮定地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