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留宿樊樓(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佶拍拍李世民的肩膀,“為父自會親自去跟皇后說明此事”
李世民聽到趙佶這話,臉上瞬間熱辣滾燙,一陣火辣辣的感覺直湧心頭,心中滿是無奈與窘迫。
他下意識地抬眸,目光正巧對上李師師那含羞帶怯卻又滿含期待的眼神,一時間竟慌亂不已,眼神閃躲了幾下,才囁嚅著開口:“爹爹,此事太過倉促,容兒皇再斟酌斟酌。”
話一出口,他自己都能感覺到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去,透著幾分底氣不足,彷彿連自己都無法說服。
趙佶卻像沒聽見他的話一般,依舊興致勃勃地暢想著:“有什麼好斟酌的?
師師姑娘才情出眾,模樣更是一等一的標緻,在這汴京城裡可是出了名的。
你如今只有諶兒一個子嗣,皇家開枝散葉可是大事,關乎著江山社稷的傳承。
師師姑娘進了宮,憑藉她的聰慧與溫柔,定能為皇家添丁,綿延子嗣,壯大我趙家血脈。”
說著,他轉頭看向李師師,眼中滿是讚許與期許,“師師姑娘,你放心,只要你進了宮,這宮裡的榮華富貴自然少不了你的,定不會讓你受委屈。”
一旁的李師師臉頰愈發滾燙,紅暈迅速蔓延至耳根,她微微垂首,長長的睫毛輕輕顫動,似蝴蝶振翅,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裡的微風,帶著幾分羞澀與惶恐:“太上皇如此厚愛,師師實在愧不敢當。若能有幸侍奉陛下,定當恪守本分,不負所望。”
那聲音,輕得彷彿稍大一點就會打破這微妙的氛圍。
李世民只覺愈發尷尬,輕咳一聲,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正色說道:“爹爹,雖說此事事關皇家子嗣,意義重大,可也需從長計議。
如今朝堂之上,諸多事務亟待解決,燕雲馬場的建設迫在眉睫,關乎著大宋軍事力量的興衰。
樁樁件件都耗費心力,實在無暇顧及其他。”
他的語氣誠懇,眼神中透露出對國事的憂慮與無奈。
趙佶擺了擺手,不以為然道:“朝堂之事,你每日都在操心,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再說了,這納妃之事也不耽誤你處理政務,兩不誤嘛。你呀,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段正嚴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見氣氛有些僵持,便端起酒杯,站起身來,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不緊不慢地打圓場:“太上皇、陛下,今日能相聚於此,實乃難得的緣分。
不如先放下這些紛擾之事,一同欣賞這樊樓的夜色與美酒,享受這片刻的寧靜與歡愉。”
趙佶哈哈一笑,點頭道:“段王爺說得極是,來,咱們先喝酒。”
說罷,他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李世民也只得端起酒杯,勉強喝了一口,酒水入喉,卻如同白水一般,毫無滋味,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酒上。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朝堂之上堆積如山的政務,那些亟待批覆的奏摺,每一份都承載著百姓的生計與國家的安。
朝堂上那些大臣爭論不休的聲音,彷彿還在耳邊迴響,各種觀點與利益的碰撞,讓他倍感壓力。
與此同時,李師師那嬌羞的面容、含情脈脈的眼神,也不停地在他腦海中交替閃現。
她的一顰一笑,都如同春日裡的繁花,嬌豔動人,讓他心動不已。
他不禁暗自苦笑,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在朝堂上可以果斷決策,指揮千軍萬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面對這兒女情長之事,卻如此難以抉擇,彷彿陷入了一團迷霧,找不到出口。
想到皇后,李世民心中更是泛起一陣複雜的情緒。
皇后端莊賢淑,一直以來都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對自己也是情深意重。
她的溫柔與包容,在無數個疲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