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馬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天壽連忙解釋道:“皇爺,高坡後面不遠有幾道溝壑,幸虧皇爺沒去。”
朱由哲搖了搖頭,沒理他。他明顯誤會自己的意思了,自己在意的不是這個,而是他剛剛的動作和說的話。
這時,那金髮碧眼的老者跪倒在地,“欽天監監正湯若望拜見陛下。”
說的是流利的漢語。
實際上,透過他身穿的官服,朱由哲就大概猜出了他的身份。
在明末清初能穿上這樣品階官服的洋人,除了湯若望,恐怕只有南懷仁了。
而這個時間,南懷仁應該還未前來中國。
朱由哲虛託了一下,“湯先生,請起吧!”
等湯若望起來,朱由哲指了指龐天壽,“這是你的信徒?”
湯若望搖了搖頭,“龐大人不是我的信徒,而是上帝的信徒。我只是上帝的使者,向世人播撒上帝的福音。”
明末,大量傳教士湧入大明傳教。
利瑪竇屬於第一批中的領軍人物,而湯若望就是第二批的領軍人物。
因為其博學多才,在明清兩朝的皇室和大臣中都有很高的影響力。
他協助徐光啟撰寫了《崇禎曆書》,編寫了《火攻挈要》,甚至按照崇禎帝的命令成功造出了大炮。
不像後世那種,完全死板的遵從一本聖經。
湯若望透過他自己編寫的教理著作,使普通大明人可以理解他的追求和信仰。他也透過向皇上呈送禮物的機會,清晰闡明瞭自己的信仰。
他的付出也有回報,崇禎皇帝曾賜下“欽褒天學”四字,准許各地教堂懸掛,等於給了他們在大明傳教的資格。
據說,在明亡之時,各地已有信徒十數萬。包括朝內的一些大臣,宮內很多宮女、太監都入了教。
例如徐光啟、方以智,還有眼前的龐天壽都曾受過洗禮。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康熙年間,
然後,爆發了著名的歷法之爭。
在康熙的支援下,反對西洋制歷的漢派獲得了全勝。不少欽天監官員被殺,傳教士被拘禁,傳教被全面禁止。
即使朱由哲對滿清有諸多不滿,但在這件事上,朱由哲是完全支援康熙的。
教派是教派,信仰是信仰,絕不能混為一談。
更不能讓教派來干涉皇權和政權。
因為這是一個國家,尤其是多信仰國家的禍亂之源。
朱由哲看了看龐天壽,又看了看湯若望,問道:“湯先生,你在大明生活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