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南洋甘的事相告與他?”

曲寧見到蘇彥,要趕緊行禮請安,蘇彥並不認識,也沒太留意。劉愈為了說話方便先讓徐軒築將曲寧送出門。

“你七皇兄可沒給我說話的機會。”劉愈嘆道,“他想功勞獨佔,完全不理會你,那奏本就由你來寫。”

劉愈想想還是覺得不妥。

“……草本我來寫。”劉愈補充道。

楚王不仁,但劉愈不能不義。這很可能涉及將來君臣之義,對於朝局,以劉愈目前的身份和地位尚無法左右,楚王要登基是十有**的事。若這次明擺著將尋到紅薯的功勞獨佔,日後難免會遭來楚王的報復。

劉愈當即讓徐軒築代筆,草擬了奏本,專門提到了楚王的功勞,並讓蘇彥謄抄一份,以軍驛快馬傳送到京城。

因為楚王的不告而別,劉愈的差事也只能暫時中斷。之後的幾日,他生活很平靜,畢竟是傷號,每日空閒下來便到城裡去走走,瞭解一下百姓的生活。

這裡不同於長安的繁華,單單鹽的問題,就已令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劉愈在給皇帝的奏本中也專門提到了淮北一地食鹽的匱乏,希望朝廷能著手解決。

每天曲寧都過來給他施一次針。幾日下來,劉愈右臂的紅腫漸漸消退,可還是酥酥麻麻的沒太多感覺。劉愈平日經常活動手臂,徐軒築也像個小婦人閒暇就給他按摩。

過了七日,戶部尚書安晉言親自帶了一般戶部大臣來到方州郡,從官員的規模上,劉愈就能看出老皇帝對蘇彥所奏報的地瓜的重視程度。在一行人中,劉愈還看到一個老熟人,也是他的老親家韓升。

安晉言親自宣讀了聖旨,不但與劉愈隨行的瞿竹和胡軒以正七品候缺,連劉五都從一個小老百姓錄為從七品。在奏本中提到的唐才和甘茂叔侄更是直接擢升為六品戶部員外郎,跟探花出身的明瑾同官同碌。更重要的是皇帝令戶部一眾大臣過來,親自下田間去學習栽種地瓜之法,回去助唐才叔侄在關中推廣種植。

安頓下安晉言等戶部大臣,第二日還要往化縣。一切安排妥當,劉愈將韓升請進廳裡,拿出熟地瓜給老友品嚐。

“你小子,真是鬼才,也有點運氣。這地瓜怎麼就被你給碰上了?”韓升笑著咬了一口,嚼了嚼,有些驚喜,顯然沒料到這東西高產還能這麼可口,“你不知道,當皇上見到昱王的奏本,尤其是說地瓜今夏就可種植,秋末可收穫,一畝田還能收穫千斤。高興地愣是叫我陪他喝了一壺酒。皇上很久沒這麼開心過,難得。這個地瓜,真有那麼好收成?”

韓升想到老皇帝已病入膏肓沒多少活頭,神情也不由喜中帶憂。換了天子,也將代表他的聖眷也將到頭。

“說千斤還是少報了,畢竟是災荒年,若是遇上風調雨順,收穫上兩千斤也有可能。”

韓升本來還擔心蘇彥是吹牛皮邀功,聽到劉愈的話心中大安,笑道:“好,好,明日就跟你們去田間看看,這味道,還真不錯。”

說完韓升也大口品嚐起手中的新吃食。(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

戶部尚書一行已提前知會地方,但因行事保密對外只宣稱協助納糧。安晉言過了晌午才到方州城,還未到黃昏,明瑾便代表楚王從方州郡趕來迎接。

這次明州郡的納糧尚未結束,楚王沒來,也是想向老皇帝表明他忠於職守。劉愈越來越覺得楚王跟那些只會耍手段玩陰謀的皇子和公主沒什麼區別。

楚王對劉愈不信任,劉愈和明瑾也無話可說。明瑾處處都顯得處事圓滑急功近利,一副小人相。

因為安晉言等一行人旅途勞頓,要往化縣也要等第二日。劉愈為了讓唐才和甘茂兩叔侄有所準備,便提前讓瞿竹帶著幾名侍衛前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