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的群眾主動地為部隊提供情報,協助部隊剿匪,就連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和七八歲的孩子也積極投入到剿匪鬥爭的行列中。

與此同時,各村農會加強對土匪家屬的管理和控制,不給他們接近土匪或把糧食給土匪的機會;各村民兵在夜晚對村內村外各主要路口和種有番薯、玉米、芋頭的田邊地頭設卡埋伏,使殘匪們無法回村或在野外找到食物。

於是,缺糧就成為殘匪的致命之處。

他們要生存就要冒險下山覓食,其結果是“老虎借豬”———有去無回!

指戰員們樂觀地說:“匪有鑽山術,我有斬妖劍!”

2。 農婦報匪情

1951年5月中旬,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

在臨時指揮部和鄉政府的統一佈置下,各村民兵、群眾幾千人在部隊帶領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搜山行動。

人們都上山了,村裡只留下少數後勤人員看守。

四連連部駐地在上太村,只有通訊員小張和炊事員老黃在家。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18。加強營深山屠惡虎(2)

這時,一聲疾呼傳進小張和老黃的耳朵裡:“大軍同志,快,有情況!”只見一個約50多歲的阿婆挑著一擔空水桶,一溜小跑地來到連部駐地,還未喘上一口氣,就急著說,“剛才我去澆菜,看見一把剛摘下來的苦脈菜放在田埂上,可能是土匪摘的,那地方只有我一家種菜。”

“在哪裡?”小張問。

阿婆說:“就在村子左前方那個小山岡後面。”

小張和老黃迅速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走!”說完帶上槍和手榴彈就跑。到了阿婆講的那個小山岡一看,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男人,正在山溪水坑邊洗菜,旁邊還燒著一堆火。小張和老黃趁其不備悄悄繞過去,快到他跟前才一個箭步衝上去,大喝一聲:“繳槍不殺!舉起手來!”

那傢伙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怔住了,兩眼僵直,面如土色。

他下意識地伸手掏槍時,只見一左一右兩個槍口正對著他,他萬般無奈地舉起了雙手,小張上前繳獲了他的手槍和手榴彈,和老黃一起把他押回連部駐地。

經審問,這傢伙是匪副司令陸忠良的心腹干將、上校副官陸耀明。他這次奉命下山尋找糧食,沒想到糧還未搞到手,就當了俘虜。

3。 加強營抖起雄風

加強營進駐連太鄉上、下太村後,在發動群眾、掀起群眾性的剿匪高潮的同時,為全殲頑匪,不斷改進剿匪戰術。

過去部隊進剿山區,土匪就竄到平原來;部隊搜剿平原,土匪就往山上逃。這一回,加強營不與土匪捉迷藏、玩花招,而是對山區和平原進行全面控制。在平原安上“釘子”後,集中兵力搜山,搜山後又留下精幹小分隊在山上與土匪周旋,鬥智鬥勇,同時組織兵力在各主要路口以及種有糧食作物的田邊地頭設卡埋伏,張網以待。

加強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採取了三結合的辦法:一是分散駐剿與集中打擊相結合,根據土匪活動規律,把部隊分散駐守在若干個點,分片負責,一旦發現匪情,就集中兵力解決戰鬥;二是駐剿與追剿相結合,發現土匪行蹤,就跟蹤追擊,逃到哪裡,就追到哪裡,直到殲滅為止;三是軍事進剿與發動群眾相結合,把土匪活動區域的群眾充分發動起來,形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使土匪無立足之地。

5月20日中午,連太鄉下太村南山方向傳來槍聲,駐在上太村正在吃午飯的四連二排的同志,一聽到槍聲就立刻放下飯碗,帶上武器,在排長張利的率領下,向槍聲方向跑去。

參加這次戰鬥的有炮連、偵察連和四連各一個排。

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