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道,進行外線封鎖。
1951年元旦過後,一股來自北方的強冷空氣南下,連陽山區的氣溫已降到攝氏零度左右。大雪封山,呵氣成冰。我駐剿部隊官兵在陽山縣境黎埠及連縣附城、三江、九陂、寨崗的廣大山區地帶冒著嚴寒晝夜出擊。
與此同時,各地剿匪宣傳工作轟轟烈烈,檢舉揭發通匪、濟匪物件,對可疑分子嚴加控制,拘留審查。
在這風雨飄搖之中,廖匪越來越孤立無援。
大軍重拳出擊,廖匪殘部屢遭重創,氣數將盡。
匪第一中隊長劉時芬在陽山下巖村逃脫後,只剩七人,在黎埠涼亭又遇民兵追擊,各自只顧逃命,雖然逃到連南瑤山後,走散的土匪又逐步聚攏,但他們只有躲進深山岩洞苟延殘喘。
1月6日,匪首廖耀庭、劉時芬、胡易等從瑤山潛回連縣九陂一帶,被民兵發現,立即遭到圍剿,鬍匪被當場擊斃,廖耀庭、劉時芬等在密林中奪路逃脫。
這時候,廖耀庭一夥殘匪已是四面楚歌,無路可走,加上天氣寒冷,匪徒已經斷絕接濟,飢餓難忍,深感惟一出路是放下武器,改惡從善。於是,1月9日,匪中隊長劉時芬被迫下山向駐剿部隊自新。劉匪供稱,匪首廖耀庭已由牛肚底竄至大船潭藏匿。
1月11日,剿匪部隊隨即採取措施加強封鎖,進行大搜山。當晚兩名兒童團員向駐剿部隊報告,發現廖匪已竄回下河村。部隊立即派出一個排,動員100餘名民兵前往包圍,縣公安武裝把守路口。由於報案太遲,廖匪已事先逃跑。
廖耀庭從下河村逃跑以後,又竄到陽山縣境內活動。
12日,廖匪出現在寨崗和黎埠之間的奇潭一帶。
13日,廖匪到村裡找其落戶當地的四叔廖雲要糧食。廖雲因通匪曾被我軍扣押,經教育已覺悟,這時廖雲一面應付匪侄,一面設法將其匪侄的行蹤報告駐黎埠的剿匪部隊。
駐黎埠的剿匪部隊是九團四連兩個班,只有20餘人。部隊獲悉情報以後,除留下一個班看守數十名犯人外,另一個班由副班長徐青松帶領抓捕廖匪,於當晚12時抵達廖匪藏身地點,只因廖匪隱蔽處在懸崖絕壁,兩名戰士爬上去站不穩摔了下來,部隊朝絕壁處射擊了一會兒,廖匪開槍還擊後消失在夜幕之中。
14日凌晨3時,九團團部接到廖匪在黎埠至九陂一帶深山活動的報告,當即用電話通知廖匪活動地區周圍的區政府,動員民兵前往包圍、堵路、搜山和盤查過往行人。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17。再進連陽滅兇頑(5)
這天,連陽山區的天氣陰冷,小雨霏霏,但參與剿匪的上千民兵、群眾仍精神抖擻,他們在深山大嶺撒下了恢恢之網,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午後,在連縣九陂愛民鄉,一個又黑又瘦、化裝成農民模樣的中等個子的中年人突然從山裡竄出。正在路口巡查的九陂愛民鄉幾個民兵見此人神色慌張,便迅速上前捉獲,並把他押回鄉政府審查。在押解途中,經過一個瑤胞家門口時,民兵指著身邊被押解的可疑人問瑤胞:“這人是誰?”
瑤胞吞吞吐吐地用瑤語回答說:“廖耀庭……”
廖匪被識破後,猛力掙脫,拼命向山上逃跑,民兵奮力追趕。
廖匪不顧一切地往前跑,跑不動就滾,滾不動就爬,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座小山崗。山頂上有不少石塊,廖匪居高臨下撿起石塊就向追趕而來的民兵砸去。民兵也用石塊予以還擊,但由於廖匪在高處,石塊似天降冰雹一樣砸下來,而民兵向上砸的石塊卻起不到作用。
“石頭仗”持續了半個小時。民兵覺得強攻不行,必須智取。於是,便呼叫附近村裡的其他民兵趕來增援。
幾個民兵繼續與廖